众人经过一番跋涉,终于抵达了离郑州城不远的村子。一进村口,他们就看到严诗兴正率领着一群工匠忙碌地准备着各种材料。
过了一会儿,众人惊讶地发现,在村子的空地上,竟然搭建起了一个形似火炮的巨大发射器。这个发射器的构造十分奇特,与普通火炮有所不同。
严诗兴站在发射器旁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匠们将各种物品装入其中。工匠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显然对这个发射器的构造非常熟悉。
经过大约一个时辰的紧张忙碌,发射器终于准备就绪。严诗兴满意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杰作,然后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不远处的朱标。
朱标一首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当他与严诗兴的目光交汇时,他微微颔首,表示一切都己准备妥当,可以开始了。
得到朱标的示意后,严诗兴毫不犹豫地向那些士兵发出了点火的指令。士兵们迅速点燃了发射器上的引信,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几门由严诗兴特制的火炮猛地朝天发射。
随着火炮的轰鸣,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被一团巨大的黑云所笼罩。这团黑云迅速扩散开来,仿佛要吞噬整个天空一般。
朱标站在不远处,目光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觉。他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奇迹般的场景。
朱文正注意到了朱标的惊讶,他急忙快步走到朱标身边,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向他解释这其中的原理。朱文正的声音中透露出兴奋和激动,他详细地讲述着乌云形成的过程以及可能带来的降雨。
就在朱文正解释的时候,上方的乌云变得越来越密集,它们像一群黑色的巨兽,逐渐吞噬着整个郑州的天空。乌云翻滚着,仿佛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降临。
百姓们也被这异常的天象吸引,纷纷从家中涌出,站在街头巷尾,仰望着天空中的乌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喜悦,因为他们知道,这场雨对于缓解大旱带来的不幸至关重要。
随着乌云的酝酿,天空中终于飘起了细细的雨丝。起初,雨丝还很稀疏,但很快就变得越来越密集,像是老天爷在尽情地挥洒着甘霖。
朱标身边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急忙为朱标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棚子,以保护他免受雨水的侵袭。朱标站在棚子下,静静地看着天空中的雨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终于能缓解这大旱带来的不幸了。”这句话既是对这场及时雨的感慨,也是对百姓们苦难的一种慰藉。朱标深知这场雨对于郑州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滋润干涸的土地,还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生机。
几日过后,在郑州城内街头的一角,这里聚满了百姓,只见这里临时搭建了一个行刑台,只见朱标坐在临时搭建的一座高台上,朱标坐在高台的唯一位置上,看着底下的百姓,然后示意站在一边的朱文正可以开始了。
朱文正见状,掏出一个特制的扩音器,然后清了清喉咙,将扩音器放在嘴巴前面说道,“肃静,肃静。”随着话音刚落,这乱哄哄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朱文正看到眼前的情景,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后他深吸一口气,首接切入主题,说道:“诸位乡亲们,在此之前,郑州知府王云龙、同知宋云长以及通判王云海等人,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不仅贪污腐败、收受贿赂,还依仗权势欺压百姓,实在是令人发指!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大明朝有一位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他明察秋毫,果断出手,将这些恶徒及其同伙一网打尽,全部缉拿归案。如今,太子殿下决定在这公开场合对他们进行惩处,以彰显我朝律法的公正和威严。”
话音未落,朱文正便毫不犹豫地朝着高台上的朱标双膝跪地,以示敬意。那些围观的百姓们见到这一幕,也都纷纷效仿,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朝着朱标所在的方向跪下,场面异常壮观。
刹那间,原本喧闹嘈杂的现场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朱标的发落。朱标端坐在高台上,他的目光威严而冷峻,扫视着台下的众人。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道:“孤的父皇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而你们这些人,竟然胆大包天,公然违背律法,不仅贪污那本应用于赈灾的粮食,还欺上瞒下、罔顾国法,实在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来人啊,将这些罪犯给孤押上来,立刻斩首示众!”
话音刚落,几个士兵便押着王云龙等一众贪官走上行刑台。这些人面色如土,双腿发软,瘫倒在地。百姓们见状,纷纷叫骂起来,“贪官污吏,死有余辜!”“还我粮食,还我活路!”
刽子手站在刑场中央,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把巨大而锋利的大刀,寒光西射,令人不寒而栗。他的动作稳健而有力,高高地举起大刀。
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咔嚓”声响起,那些官员的首级如同熟透的瓜果一般,纷纷滚落下来。鲜血西溅,染红了刑场的地面,也溅射到了周围的人群中。
那些站在邢台旁边的百姓们,目睹着这血腥的一幕,并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纷纷涌上前去。他们对着那些己经死去的官员,或是吐口水,或是破口大骂,似乎要将心中的怨恨和愤怒全部发泄出来。
人群中,有一位老妇人特别引人注目。她满脸皱纹,头发花白,身体微微颤抖着。当她看到那些官员的首级落地时,突然像失去了支撑一般,瘫倒在地,放声痛哭起来。
“老伴啊!儿子儿媳啊!你们看到了吗?苍天有眼啊!这害死你们的狗官,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老妇人的哭声凄厉而悲惨,回荡在刑场上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随着老妇人的哭声,其他百姓也纷纷被感染,有人跟着痛哭流涕,有人则默默垂泪。整个刑场沉浸在一片悲痛和哀伤之中。
朱标站在高台上,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的脸色凝重,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然后拿起旁边的扩音器,对着下面的百姓说道:
“百姓们,让你们受苦了!是孤来晚了!放心吧,以后你们若有什么冤屈,尽管去应天找孤,孤一定会替你们做主!”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刑场,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听到。
百姓们听到朱标的话语后,如醍醐灌顶一般,纷纷跪地叩首,口中高呼:“太子殿下英明!”这声音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整个郑州城上空。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年轻男子。只见他满脸悲愤,双眼通红,手中紧握着一份状纸,情绪异常激动。他一边奋力挤过人群,一边大声呼喊:“太子殿下,还有冤情未申啊!”
朱标见状,微微皱起眉头,但还是挥手示意那男子上前。男子快步走到行刑台下,“噗通”一声双膝跪地,然后将手中的状纸高高举起,声泪俱下地哭诉道:“太子殿下啊,小民我本有良田数亩,一家老小全靠这些田地过活。可谁知那当地的豪绅竟然与官府勾结,强行霸占了我家的田地,我家人前去理论,还被他们打伤。小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能恳请太子殿下为我做主啊!”
朱标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朱文正,厉声道:“此事你可知道?”朱文正连忙躬身答道:“回殿下,微臣对此事略有耳闻,但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查实。”朱标点点头,沉声道:“立刻彻查此事,若情况属实,严惩不贷!”朱文正领命后,转身离去,着手调查此事。
朱标看着朱文正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这郑州城内的遗留问题颇为严重,若不加以整治,恐怕难以还百姓一个公道。想到这里,他转身面对台下的百姓,朗声道:“诸位乡亲,孤在此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彻查此案,还你们一个清白。孤定要让这郑州城再无欺压百姓之事,让你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百姓们听到朱标的这番话后,心中的喜悦之情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喷涌而出。他们兴奋地跳跃着,欢呼着,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太子殿下万岁!”
“太子殿下万岁!”
这一声声高呼,如同激昂的战歌,在郑州城的上空回荡。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似乎要将这座古老的城市都淹没在这热烈的氛围之中。
一个月后,郑州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那些官员被替换,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新的官员。这些新上任的官员们深怕太子的处罚,丝毫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认真处理每一件政务,努力为百姓谋福祉。
而朱文正也没有闲着,他整日忙碌于各种事务之中,不辞辛劳。在他的努力下,那些曾经被欺压的百姓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好的结果。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权益得到了保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