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法子肠主动推辞,眾人也不再多说什么,警察部便这样顺势成立了。
经过眾人一番推举,大家觉得原律法部左侍郎纪子穆是担任警察部尚书的合適人选。
一来,他能文能武,出身童生,又有三四年的从军经歷,资歷颇深。
二来,这人性子耿直,为人正派,是眾人公认的品行端正之人。让纪子穆担任警察部尚书,可谓恰到好处。
“那就纪子穆吧!”这个提议正中徐煒下怀,他当即点头应允。
接著,眾人又开始商討警察招募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可以一边从民间招募品行良善的子弟,另一边从军中挑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加入。
在机构设置上,县设立警察科,府设立警察处,中央则为警察部,形成层层监督的体系。
地方警察既要接受县里的指导,也要听从上级警察部门的指示,属於双重领导模式,目的就是为了確保警察的半独立地位。
“大王,警察的培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哈恩赶忙提醒道。
“他们不仅要熟悉魏律,还得身手矫健,识字明理,身体健康,並且要会使用枪枝。”
这几个条件,可比当兵的要求高多了。
“没错,確实得建一座警察学校,专门对他们进行培训才行!”徐煒深表赞同地点点头。
隨后,眾人又討论起警察的编制和待遇问题,
按照规划,每个县的警察数量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间,新京和古晋则配备五十人。
警察的官阶设置为,普通警察从九品,小队长正九品,副科长从八品,正科长正八品。
曾柏不禁感嘆道:“如此一来,每个县每年得多支出数千块银龙的费用啊。”
魏国的官员俸禄已经从白银转换为银圆,从九品的年禄为八十块银圆,相当於四十两白银。
在魏国来说,这样的收入算是颇为舒適了。但对於县衙而言,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財政负担。
徐煒略微思索了一番,考虑到各县財政状况参差不齐,便说道:“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一半,省得到时候连警察的俸禄都拖欠。”
魏国共有十七个县,平均每个县按三十名警察计算,那就有五百多个警察,平均下来每五百人就有一名警察,这配置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当高了。
莫名地,徐煒想起了昨天遇到的那个叫武都的乡长,於是接著说道:
“如今各县城人口相对较少,乡下人口居多,每个乡可以派驻一名警察,负责维护乡下的治安“另外,將各乡长的品阶从九品提升为八品,与各科同级。”
“这——”几位阁老一听,面露难色,尤其是曾柏,心里直犯愁,这又得多支出一大笔钱啊!
“民眾奸猾,宗族势大,非强权难以治之!”徐煒简洁明了地解释道。
接下来,徐煒也没閒著,与眾多大臣一起梳理魏国的官制。
魏国效仿明清官制,县一级设立九科,与中央类似,但又存在一些差异。
除了警察科外,还有財政科、民政科、农林科、守备科(负责守备营)、宗教科、教育科、诉讼科,以及负责秘书和行政事务的公务科,总计九科。
至於乡一级,在县的基础上缩减了守备股、宗教股、农林股,增添了警察股,合计有七股。
一县的行政编制,大概在两百人左右,算得上合適。
府一级,在县的九科基础上,又增设了一个督察科,负责对各县、各处进行审查监督,总共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