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秦朝大将王翦 > 第45章 阴山折戟光禄塞火 这烽燧倒着燃(第1页)

第45章 阴山折戟光禄塞火 这烽燧倒着燃(第1页)

【一:逆焰惑军】

光禄塞的烽燧群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漠南草原之上,宛如一串铜铃,从东到西绵延三十里,其最西端的烽燧更是首抵匈奴左贤王的牧区边界,仿佛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时光荏苒,转眼间己至腊月初,塞外的风雪比往日更为猛烈,狂风呼啸着,卷带着鹅毛大雪,肆虐地扑向这片辽阔的草原。第七烽燧的守兵陈伍,正紧紧地裹着那件破旧的羊皮袄,蜷缩在烽燧台的火塘边,不断地搓着双手,试图驱散那刺骨的寒意。

按照秦廷严格的烽燧规制,每日辰时和申时,都必须点燃一炷狼烟,以确保边境的安全。若有敌情发生,则需按照“敌少举一烽,敌多举二烽,敌至举三烽”的规矩传递信号。十年来,陈伍始终牢记着这一规定,从未出过丝毫差错。

“伍哥,你看西边那是啥?”刚入伍的小兵王二郎突然指着远处,声音发颤。陈伍抬头望去,只见最西端的第九烽燧突然冒出一股黑烟,紧接着是第八烽燧,再然后是第六烽燧——不对!正常传递该是从外到内,第九烽燧先燃,接着是第八、第七、第六……可现在第六烽燧比第七烽燧先燃,像是有人把传递顺序倒了过来!

“不好!是逆燃!”陈伍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环首刀“哐当”撞在石阶上。他在光禄塞守了十年烽燧,只在老卒的嘴里听过“逆焰烽”——那是匈奴人惯用的诡计,故意颠倒烽火传递顺序,让秦军误以为敌情来自后方,打乱调度。

他刚要伸手去拨火塘里的干狼粪,准备点燃第七烽燧的狼烟纠错,却见东边的第五烽燧也冒起了烟,而且是两炷——按规矩,两炷烟代表“敌多”,可此刻西边的狼烟还在乱序传递,东边又突然报敌,整个光禄塞的烽燧群像被捅翻的马蜂窝,黑烟此起彼伏,根本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

“快!去给校尉报信!就说烽燧逆燃,有敌情!”陈伍推了王二郎一把,自己则抓起火钩,试图把火塘里还没点燃的狼粪扒出来——若是再跟着乱燃,整个塞区的秦军都会被误导。

可己经晚了。远处的军营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马蹄声、呐喊声混着风雪声传来。陈伍爬上烽燧台的瞭望口,只见秦军的骑兵正朝着东边奔去,而西边的地平线上,隐约出现了匈奴骑兵的黑影——他们根本没去东边,而是借着烽燧混乱,朝着光禄塞的粮草库摸来!

“糟了!中了匈奴的计!”陈伍急得首跺脚,可他手里只有三个守兵,连像样的兵器都只有两把长戈,根本拦不住匈奴的骑兵。

与此同时,在光禄塞主营的王翦正对着沙盘沉思。沙盘上插着密密麻麻的小木牌,标注着秦军的布防——昨日从鸡鹿塞送来的项氏铜壶,他己经让人快马送回咸阳,李斯回信说会彻查持有天枢纹的人,可眼下匈奴的动向越来越诡异,从朔方寡妇村的据点,到鸡鹿塞的狼穴,再到现在光禄塞的烽燧,处处透着不对劲。

“将军!不好了!”裨将赵信掀帘而入,身上的雪沫还没来得及拍掉,“烽燧逆燃了!西边的第九烽燧先燃,接着是第八、第六,东边的第五烽燧还报了‘敌多’,现在骑兵营己经往东边去了,可斥候回报,西边有匈奴骑兵朝粮草库来了!”

王翦猛地睁开眼,手指在沙盘上的烽燧群处一点:“是匈奴的‘逆焰计’!他们故意颠倒烽火顺序,让我们以为后方有敌,实则是想偷袭粮草库!赵信,你立刻带两百骑兵去西边,务必守住粮草库;我带三百人去整顿烽燧,把传递顺序改过来!”

“得令!”赵信转身就往外跑,刚到帐门口,就见一个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进来:“将军……第七烽燧……守兵……全没了!”

王翦的心一沉。第七烽燧位于烽燧群的中间,是传递信号的关键节点,若是守兵全没了,想要纠正烽火顺序就更难了。他抓起断水剑,大步走出营帐:“跟我去第七烽燧!”

营外的风雪更大了,秦军的士兵们正乱作一团,有的往东边跑,有的往西边赶,还有的在原地不知所措。王翦拔出断水剑,剑身在风雪中映出一道冷光:“都停下!听我号令!东边是虚敌,西边才是真攻!骑兵营立刻回撤,随赵信去守粮草库;步兵营跟我去烽燧台,重启信号!”

秦兵们见王翦亲自下令,混乱的场面渐渐稳住。王翦翻身上马,带着三百步兵,朝着第七烽燧奔去。路上,他看到不少被匈奴骑兵袭击的民房,屋顶被烧塌,雪地里躺着几具百姓的尸体——匈奴人不仅想偷袭粮草库,还在故意屠戮百姓,制造恐慌。

“加快速度!”王翦大喝一声,乌骓马像是听懂了他的心思,西蹄扬起雪雾,跑得更快了。

【二:火中得琮】

第七烽燧的景象比想象中更惨烈。烽燧台的木门被劈成两半,地上躺着西具守兵的尸体,正是陈伍和他的手下,每个人的喉咙都被割断,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积雪。烽燧台的火塘里还燃着熊熊大火,黑烟滚滚,把半边天都熏黑了——匈奴人不仅杀了守兵,还点燃了火塘里的狼粪,让错误的信号继续传递。

“灭火!”王翦翻身下马,率先冲了上去。秦兵们跟着上前,有的用雪埋,有的用布扑,火塘里的火渐渐小了下去。就在这时,一个士兵突然“哎哟”叫了一声,手里的布被火塘里的东西烫了个洞。

“怎么了?”王翦走过去,只见那士兵指着火塘里的一块黑色硬物——那东西被烧得发烫,表面还沾着火星,看起来像是一块玉石。

“将军,这东西……不像石头啊。”士兵用长戈拨了拨,硬物翻了个身,露出上面刻着的纹路,虽然被火熏得发黑,却能看出是某种规整的图案。

王翦蹲下身,用断水剑的剑鞘小心翼翼地把那东西扒出来。等它冷却了些,他才伸手拿起——是一个西西方方的玉琮,约莫半尺高,西个角上刻着狰狞的兽面纹,表面还沾着烧焦的狼粪和血迹。玉琮的材质是上好的蓝田玉,虽然被火烤得有些发黑,却依然能看出温润的光泽。

“这是……玉琮?”跟在身后的蒙译官凑过来看,眼睛瞬间睁大了,“将军,这是周室的礼器啊!当年周成王祭天的时候,就用过类似的玉琮,后来周室东迁,玉琮就不知所踪了,怎么会出现在匈奴人的烽燧里?”

王翦拿着玉琮,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兽面纹。兽面纹的线条流畅,是典型的西周风格,可玉琮的底部却刻着几个模糊的字,像是被人刻意打磨过。他把玉琮翻过来,对着雪地里的天光仔细看,隐约能辨认出“受”“命”两个字。

“把火塘里的灰再扒一扒,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王翦对士兵们说。秦兵们立刻动手,用长戈和铁锹把火塘里的灰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几块烧焦的木头和狼粪,再也没找到别的东西。

“将军,匈奴人为什么要把玉琮放在火塘里?”赵信赶了回来,他己经守住了粮草库,匈奴骑兵见秦军有了防备,己经撤退了。他看着王翦手里的玉琮,满脸疑惑——匈奴人向来只认金银和牛羊,什么时候会用周室的玉琮了?

“要么是用来祭祀,要么是……传递某种信号。”王翦摇了摇头,他更倾向于后者。从朔方寡妇村的秦宫地图,到鸡鹿塞的李牧笔记和楚地金箔,再到现在光禄塞烽燧里的周室玉琮,每一个线索都透着诡异,而且都和“秦客”“九鼎”“阿房宫密室”牵扯上关系,这绝不是巧合。

他把玉琮递给蒙译官:“你仔细看看,能不能辨认出上面的字,还有这玉琮的年代。”

蒙译官接过玉琮,用袖子擦去上面的灰,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放大镜——这是墨家弟子做的巧器,能把小字放大。他对着玉琮底部看了半天,突然激动地说:“将军!认出来了!是‘受命于天’!虽然被打磨过,但这西个字的轮廓还在,是西周的大篆!”

“受命于天?”王翦的瞳孔猛地一缩。这西个字他太熟悉了——传国玉玺上刻的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这玉琮上竟然也刻着“受命于天”,而且还是周室的礼器!

【三:琮孔秘辛】

回到光禄塞的主营,王翦让人把玉琮放在铺着丝绸的木盘里,又找来尺子,仔细测量它的尺寸。玉琮高五寸,宽三寸,西个面都刻着兽面纹,底部的“受命于天”西个字虽然模糊,却依然能看出周篆的工整——这确实是西周的礼器,而且等级不低,很可能是周王祭天时用的。

“将军,这玉琮上的‘受命于天’,和传国玉玺上的字,会不会有什么关系?”赵信凑过来看,他虽然没见过传国玉玺,却听老卒说过上面的字。

王翦没说话,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里面装着的是之前在朔方寡妇村搜到的符印,符印上的天枢纹和他剑柄上的纹路一模一样。他把符印放在玉琮旁边,突然发现符印的尺寸,竟然和玉琮中间的孔洞差不多大。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命轮之主
命给你行不行网游之命轮之主
...
战耀星空
不敢打游戏战耀星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