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秦朝大将王翦的兵器 > 第49章 贺兰雷鸣贺兰岩画 这石头会动(第2页)

第49章 贺兰雷鸣贺兰岩画 这石头会动(第2页)

老石匠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小的明白。”

半个时辰后,老石匠抱着一块凿下来的岩石回来了,脸色比之前更难看,双手还在微微发抖。他把岩石放在案上,借着烛火,王翦清楚地看见——岩石的断面里,竟藏着另一幅图案!

那图案刻在岩层深处,不是用颜料画的,而是首接在岩石上凿出来的,线条比表面的岩画更精细:画面中央是一条蜿蜒的大河,河水波涛汹涌,河面上有一艘小船,船上站着一个人,身穿长袍,手持一把耜,正对着河水指指点点;河岸两边,刻着无数人,有的在挖河,有的在筑堤,还有的在跪拜——这分明是大禹治水的场景!

“大禹治水图腾……”王翦的呼吸微微一滞。他曾在临淄的稷下学宫见过大禹治水的画像,和这岩层里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可这贺兰山下的岩石里,怎么会藏着大禹治水的图腾?

老石匠用手指了指图腾的细节:“上将军您看,这河水的纹路,还有大禹手里的耜,都是用‘阴刻’手法凿的,和咱们大秦刻石鼓文的手法一样。而且这岩层的年代,小的看至少有上千年了,这图腾绝不是半年内刻的——也就是说,表面的预言岩画,是有人特意在藏着大禹图腾的岩层上刻的!”

王翦凑近岩石,仔细看着那大禹治水的图腾。大禹的脸刻画得很模糊,但眼神却像是能穿透岩石,望向远方。而那河水的纹路里,竟藏着细小的刻字,用的是最古老的甲骨文,王翦辨认了许久,才认出几个字:“水、患、定、九州”。

“表面是预言秦亡的岩画,用的是骊山朱砂;岩层深处是大禹治水的图腾,藏着千年的刻字……”王翦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抚摸着岩石的断面,“这不是简单的预言,是有人在借古喻今。大禹能定九州水患,而他们却在预言秦会亡于‘刘’氏之手——这是在暗示,那‘刘’氏之人,会像大禹一样,取代大秦,平定天下?”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陈武掀帘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上将军,咸阳来的急信,是蒙毅大人派人送来的。”

王翦接过密信,拆开一看,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蒙毅在信里说,赵高最近借着巡查骊山陵的名义,频繁接触六国遗民,尤其是楚地的巫人,还从陵里运走了一批“特殊物资”,去向不明。蒙毅怀疑赵高在密谋不轨,却苦无证据,只能提醒王翦多加防备。

楚地巫人?王翦心里猛地闪过一个念头——那岩画会随光影变化而“动”,会不会是楚地巫人的幻术?楚地巫人最擅长用光影、颜料制造幻象,当年灭楚时,他就见过楚巫用磷火伪造阴兵,吓退过李信的军队。

“陈武,”王翦把密信收好,目光变得锐利,“你立刻派人去查,最近有没有楚地巫人出现在贺兰山一带,尤其是携带骊山朱砂的。另外,再去查一下,关东各地有没有姓刘的名士,或者有异常举动的百姓,重点查沛县一带。”

“沛县?”陈武愣了一下,“上将军,沛县不过是泗水郡的一个小县,为何要重点查?”

“那岩画里的‘刘’字,藏在逃兵的影子里,而逃兵往东南方向逃窜,东南正是泗水郡的方向。”王翦指了指地图上的沛县,“而且大禹治水,治的是黄河、淮河,沛县就在泗水边上,与淮河相通。那大禹图腾里的河水,说不定就是在暗示泗水——这‘刘’氏之人,很可能就在沛县。”

陈武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小的这就去安排!”

陈武走后,帐内又恢复了安静。王翦拿起那块藏着大禹图腾的岩石,放在烛火下仔细看——那图腾里的大禹,似乎正微笑着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悲悯。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给他讲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平定水患,让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的大秦,却因为始皇帝的苛政、赵高的弄权,渐渐失了民心。

“秦亡于‘刘’……”王翦轻轻念出这几个字,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一生为秦征战,灭韩、灭赵、灭楚,亲手为大秦打下了半壁江山,可如今,却要面对这样的预言。他不知道这预言会不会成真,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好准备——不仅要保住王家,更要保住大秦的根基,哪怕只是延缓那预言的到来。

烛火跳动,映得王翦的身影在帐壁上忽明忽暗。他把岩石放回案上,又拿起那封蒙毅的密信,反复看着——赵高、楚巫、骊山朱砂、大禹图腾、“刘”氏之人……这些线索像一张网,把他困在了中间。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三:胡骑夜袭,画显玄机】

三更时分,贺兰山下的风变得更急了,呼啸着穿过军营的帐篷,像是鬼哭狼嚎。守在崖壁下的锐士们裹紧了甲胄,手里的长戈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像是闷雷滚过荒原——是匈奴人!

“敌袭!”一个锐士高声呼喊,随即举起了火把。火光中,能看见黑压压的匈奴骑兵正朝着崖壁的方向冲来,他们的皮袍在风中飞舞,手里的弯刀闪着嗜血的光芒。

“放箭!”负责指挥的校尉一声令下,数十支箭矢同时射出,划破夜空,朝着匈奴骑兵飞去。可匈奴人早有准备,纷纷举起盾牌,挡住了箭矢,马蹄声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冲到崖壁下。

就在这时,中军帐的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是王翦的将令!紧接着,营地两侧冲出两队秦军骑兵,像是两把锋利的刀,朝着匈奴骑兵的侧翼包抄过去。王翦亲自率领一队锐士,从正面迎敌,玄铁剑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寒光,率先斩杀了一个匈奴骑兵。

“杀!”秦军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得风沙都停了片刻。匈奴骑兵虽然凶悍,却没想到秦军早有防备,一时间被打得措手不及,阵形大乱。

可就在这时,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月光突然变得格外明亮,照在崖壁的麻布上,竟透过麻布,把岩画的图案映在了地上!更诡异的是,那图案竟又开始“动”了:原本逃窜的秦兵影子,渐渐变成了一群农夫,手里拿着锄头、镰刀,朝着咸阳的方向走去;而那个隐藏的“刘”字,竟变得越来越清晰,还在“刘”字的下方,浮现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轮廓——村落旁边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小桥,桥边刻着三个字:泗水亭。

“泗水亭……沛县……”王翦一眼就认出了那村落的轮廓,他去年平定楚地时,曾路过沛县,见过泗水亭的样子。他心里猛地一沉——这岩画不仅预言了秦亡于“刘”氏,还指明了这“刘”氏之人的出处:沛县泗水亭!

“上将军小心!”陈武的呼喊声把王翦的思绪拉了回来。一个匈奴将领趁着王翦分神,挥舞着弯刀朝着他砍来。王翦反应极快,侧身躲过,同时反手一剑,刺穿了那将领的胸膛。

那将领倒在地上,嘴里还在说着匈奴话,声音含糊不清。王翦让懂匈奴语的斥候翻译,斥候听了片刻,脸色大变:“上将军,他说……他们是受楚地巫人的指使,来毁掉这崖壁的岩画的!那巫人说,这岩画会断匈奴的国运,还说……说大秦亡了之后,天下会归‘刘’氏,匈奴再也没有机会南下了!”

“楚地巫人果然参与其中!”王翦眼神一冷,“看来这岩画的背后,不仅有赵高的影子,还有楚地遗民的势力。他们想借这预言,挑起秦与匈奴的矛盾,同时为那‘刘’氏之人造势!”

战斗还在继续,秦军将士越打越勇,匈奴骑兵渐渐支撑不住,开始往后撤退。王翦没有下令追击,而是让将士们守住崖壁,不许任何人靠近。他走到崖壁下,抬头望向那被月光照亮的岩画——地上的影子还在变化,那“刘”字旁边,竟又浮现出一个人的轮廓:那人身材高大,穿着粗布衣裳,手里拿着一把剑,正对着一条白蛇斩下去。

“斩蛇……”王翦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楚地的一个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斩杀过一条兴风作浪的巨蛇,保住了淮河两岸的百姓。而这岩画里的人斩蛇,是不是在暗示,那“刘”氏之人,会像大禹斩蛇一样,除掉大秦这个“祸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