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了,越详细越好。"韩伟挂了电话,盯着手里的罗盘出神,心里默念,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中午十二点,老郑的电话打来了,背景里夹杂着食堂的嘈杂声:"查到了,1999年2月13日凌晨,城西光明街3巷4号,张国强家煤气中毒。一家三口,张国强和妻子杨秀英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女儿张欣没救回来,当时才10岁。报警的是邻居,说约好早上一起去早市,结果敲门没人应。原因记着:烟筒堵塞,门窗紧闭,煤气中毒。一会我把当年出警记录照片发到你微信上。"
放下电话,他起身走到单位的露台,点燃一根烟,望着楼下车水马龙。
2024年的城西早己没了原来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小区和购物中心。
可闭上眼,他总能想起昨晚穿越回1998年时那个下午的柴烟味,想起张欣扎着羊角辫的背影,想起小韩伟困惑的眼睛。
"不能指望一个孩子,这个使命对小韩伟来说太沉重了。"韩伟对着玻璃中的自己说,"得亲自再去一趟。"
下班回家后,韩伟迫不及待地来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制定拯救计划:
-穿越时间:设定在1999年2月13日下午16:30。
-穿越地点:城西光明街3巷4号。
-设定身份:需要找个能合理进入居民家检查的身份。
-干预方案:以安全宣传员的名义提醒疏通烟筒和通风,最好能亲眼确认煤炉状况。
-关键道具:一氧化碳报警器、深蓝色工作装,以及能让张欣父母相信煤炉危险的证明。
首先解决身份问题。韩伟首先想到,父亲上世纪90年代曾在县煤炭公司工作过。
记得上初三老房拆迁搬家时,见过父亲保留的一个旧公文包,里面放着当时的奖章、证书,还有工作证。他决定次日下班后,去父母家拿那个工作证。
然后是道具。韩伟马上在网上拍下一台小型一氧化碳报警器,打算去的时候给张欣家装上,浓度超标时能提前报警。
另外他又网购了一件深蓝色、带年代感的工作装。
幸亏上次意外穿越到的是1998年的夏天,若是在冬天,恐怕穿短袖行走15分钟,自己会被冻死,这次去要多穿点。
最后是怎么让张欣父母相信煤炉危险。
他在网上搜起1999年以前的新闻,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1999年1月10日的《光明日报》,有篇报道标题触目惊心:《烟筒堵塞酿悲剧,一家三口两遇难》。
要是能拿到这张报纸原版就好了。
韩伟灵机一动,想起网上有卖“生日报”的网店,去网购平台一搜,果然找到了同年同日同款报纸,当即拍了下来。
次日晚,韩伟买了些水果去父母家探望,借机说公司周年庆要演话剧,需要些老物件做道具,正好缺个老旧的公文包。
父亲没起疑,告诉了他公文包的位置。
找到后,韩伟迫不及待地打开,果然翻到了那张工作证。封皮上印着"红城煤炭公司",部门写着"安全生产科",这与入户排查能靠上点边。
照片上的父亲穿着蓝色工装,那时的年龄和韩伟现在相仿,相貌也有几分相似,而且这证是90年代末的,刚好能对上年代。
韩伟把工作证悄悄放进公文包暗格,其他证件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跟父母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便匆匆离开了。
过了两天,网购的商品陆续到货。
韩伟把旧报纸、报警器、工作证、手机都放进公文包,又翻箱倒柜找出了冬天穿的棉裤和棉衣,一切准备就绪,准备开启第二次穿越之旅。
韩伟能否成功?张欣父母会相信他吗?这次的改变是否会影响现实世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