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
《初见》里面的各首歌曲,随着在电台连续打榜,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
从最初泛起的涟漪,演变成了滔天巨浪。
许仪的生活节奏也被骤然加快,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向前,从一个高三学生,迅速切换至“娱乐圈打工人”模式。
请假条也再次堆上了王小平的案头,但这一次,王小平看着许仪依旧稳居前列的第二次模拟考成绩,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批了他的假。
毕竟许仪在学校里都己经有了不少歌迷,总不能硬拦着人家孩子的前途。
“许仪,这边!造型师马上过来,我们先对一下采访提纲。”
京城青年周刊的摄影棚里,赵子君的声音比平时高了许多,透露着亢奋。
他如今又充当了临时经纪人的角色,忙得脚不沾地,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许仪坐在镜子前,任由造型师摆弄他的头发。
本来按照赵子君的意思,还要化妆的,只是被许仪强硬拒绝了。
他长的就是一张老天爷赏饭吃、眉眼俊朗的晃眼,干嘛还要往脸上扑粉?
想让他变成娘炮嘛?
而他手里拿着一份等会的采访提纲,问题无非是关于创作灵感、成长经历、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等。
赵子君在一旁喋喋不休地叮嘱:“记住,要多强调创作的不容易,但也要表现出该有的少年意气…”
许仪“嗯嗯”地应着,心思却有一半飘向了断断续续响起的系统提示音。
【人气值+381!】
【人气值+262!】
【人气值+143!】
自从电台打榜开始,这声音就几乎没停过,而且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
这意味着,他的歌正以惊人的速度,被更多的人听到、接受并喜爱上。
今天采访他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知性干练的女记者,名叫苏晴。
她看着眼前的许仪,眼中都是惊艳与好奇。
她也采访过不少初出茅庐的新人,但是大多都很青涩紧张,或刻意装酷。
反而像许仪这样的,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平静与淡然,甚至眼底深处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游离感的,还是第一个。
“许仪,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苏晴露亲切的笑容。
“准备好了,苏记者。”许仪点头,对着镜头方向调整了一下坐姿,姿态放松却又不显得懒散。
采访正式开始。
“首先,恭喜你的首张创作专辑《初遇》刚刚正式发行,就己经凭借电台打榜获得了空前关注。”苏晴开场。
“现在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才能让你这位年仅十七岁的高中生,创作出《十年》这样充满故事感和人生体悟的作品?”
许仪微微一笑,答案早己和赵子君对过:“首先谢谢大家的喜爱。”
“其次创作更多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和想象吧。我可能比同龄人更喜欢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也会看很多书和电影。”
“《十年》这首歌,更多的是一种对‘遗憾’和‘时间’的共情与想象。我觉得年龄或许会限制人生的阅历,但是不会限制感受力和想象力。”
许仪回答的很得体,把阅历归功于观察和想象,又暗戳戳地彰显了强大的共情与想象力。
苏晴眼中掠过一丝赞赏,继续问道:“专辑里另一首备受瞩目的《东风破》,开创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东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