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燕侯府内,各处院落灯火通明。
书房内,烛火跳动。
韩岳与一名年轻男子相对而坐。
那男子面容俊朗,眉宇间与韩岳有七分相似,正是燕侯大公子韩宇——他常年在外领兵,骁勇善战,早己被韩岳视为韩家下一代的接班人。
“父亲,您深夜叫我来,可是为了秦王使者的事?”韩宇率先开口。
韩岳点头,将白日与贾诩的对话简略复述了一遍,末了沉声道:“我叫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归附秦王,还是硬撑着等朝廷援军,咱们父子得好好商量。”
韩宇听完,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满是怒火:“朝廷?父亲,您还对朝廷抱有幻想?这些年高力那个死太监在燕州做的事,您还没看够吗?
克扣军粮,拖延军械补给,上个月燕北关要修城防,他愣是把木料扣了半个月,说是什么‘朝廷要优先供应京城’!
若不是他从中作梗,燕北关的防御怎会这么吃紧?我早就恨不得一刀砍了他!”
他越说越激动:“还有朝中那些文官,天天在皇帝面前说咱们韩家‘拥兵自重’,巴不得咱们被梁军吞了才好!
您还指望他们派援军?就算来了,怕也是来‘摘桃子’的,说不定还会反过来算计咱们!”
韩岳看着儿子激动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敲击着桌面。
“我何尝不知道朝廷靠不住?可大庆毕竟是正统,立国两百多年,南方人口众多,粮草充沛,随时能拉起一支数百万的大军——真要彻底与朝廷撕破脸,韩家就是‘谋逆’,到时候朝廷大军大举北上,燕州根本扛不住。”
“秦王虽强,可毕竟是‘藩王’,与他归附,韩家是能保一时平安,但也会彻底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而且,秦王野心不小,归附之后,韩家会不会遭遇清算,都是未知数啊。”
韩宇沉默下来。
他知道父亲考虑的是长远,可一想到高力和朝廷的所作所为,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韩岳重重叹了一口气,开口道:“眼下局势不明,朝廷靠不住,秦王的心思也难测,咱们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把眼下的燕北关战事稳住再说。明日我亲自去前线督战,你留在燕城,一是盯着高力那太监,别让他在后方搞出什么乱子;二是调度粮草军械,确保前线供应。”
韩宇闻言,用力点头,起身拱手应道。
“父亲放心!燕城有我在,定不会出岔子!高力要是敢动歪心思,孩儿先拘了他,等您回来发落!至于粮草军械,孩儿今晚就去库房清点,明日一早便安排车队运往燕北关!”
韩岳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影,心中稍安——韩宇虽年轻,却己有了大将的沉稳,有他守着燕城,自己才能在前线安心抗敌。
“好!燕城就交给你了。记住,凡事多留个心眼,尤其是对高力,别跟他硬刚,先稳住他,等过了这关,再跟他算总账!”
“孩儿明白!”
韩宇沉声应下。
父子二人又低声商议了几句粮草调度的细节,才各自散去,为明日的行程做准备。
另一边。
黑夜如墨,燕城的街巷早己沉寂,只有零星的灯笼在墙角摇曳。
两道黑影如鬼魅般贴着墙根快速移动,正是高力派出的两名死士杀手。
两人身形隐蔽,脚步轻得几乎听不到声响,路过巡逻的燕州军士兵时,总能提前借着阴影躲避开。
作为顶尖的死士,他们常年执行刺杀任务,哪怕在戒备森严的燕城,也依旧如入无人之境。
很快,两人抵达庭院外,借着树影藏在暗处。
他们眯眼观察
庭院西周,每隔一刻钟就有一队手持长刀的骑兵巡逻,正是贾诩带来的百名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