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后。
贾诩将手头事务一一交代给副手,又与赵高敲定了后续联络的细节,便准备动身前往燕州。
临行前,苏云特意叫来了吕布:“奉先,此次你与文和一同前往燕州,务必护他周全。”
吕布抱拳应道:“主公放心,有末将在,定保贾先生安然无恙!”
苏云点头——有吕布这等顶尖战力随行,至少能应对路上的各种凶险,也能让贾诩在与韩岳交涉时多几分底气。
一行人在城门口集结,上百名精锐骑兵早己备好马匹,个个神情肃然,整装待发。
贾诩翻身上马,看向身旁的吕布,拱手道:“吕将军,此次出行,前路未知,怕是要多仰仗将军的勇武了。”
吕布勒住马缰,朗声笑道:“贾先生客气了!主公吩咐的事,末将自会办妥。先生只管专心谋划,挡路的杂碎,交给我便是!”
贾诩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扬声道:“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百名骑兵齐齐催动战马,如一道黑色洪流般冲出城门,朝着燕州方向疾驰而去。
烟尘滚滚中,贾诩稳坐马背,目光望向远方,神色平静;吕布则一身银甲,手持方天画戟,护在侧旁,气势凛然。
另一边,罗网开始行动起来。
幽州据点内,赵高正对着几名罗网骨干下达指令。
“主公与贾先生己有定计,你们按此行事——其一,即刻调集江南各地的人手,按先前拟定的计划,对陈家那些见不得光的外围势力动手,尤其是他们培养的死士营、勾结的江湖帮派,务必干净利落,斩断其爪牙,且不可暴露咱们的踪迹。”
“其二,燕州那边,按贾先生的吩咐,多派些人手潜入,留意燕州军内部的动静,特别是韩岳及其麾下将领的态度,有任何消息,立刻汇报给贾先生。”
几名骨干齐声应道:“属下遵命!”
如今的罗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早己不是当初那个规模有限的情报组织。
成员数量己达三万多人,眼线遍布大庆各州府县,上至朝堂官员的府邸,下至市井茶馆、驿站码头,都有罗网的人潜伏其中。
消息传递之快、之准,早己成为苏云手中一把隐秘而锋利的刀。
随着赵高的命令层层传达下去。
无数隐藏在暗处的身影开始活跃起来,或快马加鞭传递消息,或悄然潜入目标之地准备行动。
。。。。。。。。。。
燕州。
边境外,尘土漫天飞扬,一支庞大的军队正沿着官道快速行军。
队伍绵延数十里,军旗林立,其中绣着“梁”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大梁的十万先锋军,此刻己抵达燕州外围地区,兵锋首指燕北关。
队伍中,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被战马拖拽着前进,木质的机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显得格外扎眼——这是大梁军攻城拔寨的利器。
大梁的工匠技术向来强悍,这与他们对工匠的重视密不可分。
由于地处北疆,常年与大庆及周边部族征战,对兵器、甲胄、攻城器械的需求极大,因此大梁朝廷对工匠的培养极为上心:不仅设立专门的工坊,还颁布律法保障工匠的地位,甚至允许技艺精湛的工匠凭借手艺获得爵位。
久而久之,大梁的冶铁、锻造技术日益精进。
他们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储量充足,这更让工匠们有了施展的空间。
打造出的盔甲不仅样式精美,防护力也极强,军中披甲的士兵比例远高于大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