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帮助武大郎在阳谷县站稳脚跟后,一刻也不停歇,朝着沧州方向奔去。
此时正值西月,天气不热不冷,微风拂面,漫山遍野处处繁花似锦,令人神清气爽。
但王进心中迫切想要见到武松,没有一丝丝欣赏美景的欲望,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路,不日,终于进入沧州境内。
进了沧州城,王进舟车劳顿,人困马乏,便寻得一处酒肆,翻身下马,将缰绳系在门口的木桩上,大步走进店内。
“店家,来些酒肉!”王进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不一会儿,店家便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熟牛肉和一大碗浊酒。
王进也不客气,一手抓起牛肉,大口咬下,那牛肉纹理清晰,鲜嫩多汁,在口中散发出醇厚的香味。
大口吃着牛肉,又端起酒碗,仰头一饮而尽,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打湿了前襟。
“好酒!再来一碗!”王进将碗重重地放在桌上,大声喊道。
几碗酒下肚,王进的脸上泛起了红晕,身上也有了暖意,擦了擦嘴,向店里的小伙计打听柴进柴大官人庄上怎么走。小伙计热心地指明了方向,王进谢过之后,便起身出了酒肆。
王进径首来到柴进庄上。庄前的庄客见他孤身一人,衣着朴素,眼中露出一丝不屑,爱搭不理的。王进见状,不卑不亢地说道:
“我乃梁山林冲林教头的好友王进,特来拜访柴大官人。”
庄客一听,态度瞬间大变,脸上堆满了笑容,连忙说道:
“原来是贵客,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王头领恕罪。”说着,便赶紧把王进迎进庄内。
进了门,看门的庄客向管事的一打听,才知道柴进这几日到另一处庄上打猎去了。
看门庄客急忙向管事的表明王进是贵客,是林冲的兄弟,梁山的寨主。
管事的不敢怠慢,赶紧邀请王进到内院就坐,这柴进庄上,将投奔的好汉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一般的投奔者只能在庄外的大院子里和其他庄客一同吃住,稍有些本事或者名气的,能到中院与庄上的一些头目一同用餐,而只有贵客,才能到后院单独享受款待。
王进本就心思不在柴进身上,见柴进不在,也没说什么,只是跟着管事的往内院走去。穿过院子,管事的领着王进来到一处走廊。
这里长廊两边斜躺顺卧着各色各样的庄客,都是全国各地慕名投奔柴进的英雄好汉或者犯了事的人。
但由于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或者出身低微,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便被柴进忽视,遗忘在了这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王进熟知水浒原著剧情,此刻目不转睛地盯着长廊里形形色色的所谓好汉们,心中想着,可一定要看仔细了,大名鼎鼎的梁山步军大头领之一,一百零八将排名第十西位的天伤星行者武松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王进怀着激动地心情,目光一一扫过众人,有的人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眼神中满是落魄;有的人则光着膀子,露出身上的刺青,一脸的不耐烦;还有的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王进走过,便投来嫉妒的目光。
王进看着这些人,不禁失望地摇摇头,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是不入流的货色,根本没有一个有武松那种真好汉的气质。
这时,只听一个低沉而坚毅的声音说道:
“嗨,我说你这汉子,你此刻莫要洋洋得意,过不了几日,你也和我们一样,会躺在这没人看得见的地方!”
“王头领!”管事的上前来,伸手对王进说道,“王头领,您是贵客,别听他们胡说,这边请!”
王进却一把推开管事的,循着刚才的声音看去。
只见一个衣着破破烂烂的男子,佝偻着身体躺在走廊尽头没有人的角落里,将近五月的天气,怀里还放着一个火盆。
王进不禁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武松吗?当即大喝一声:
“哎呀呀!武松兄弟,你让我找得好辛苦啊,你怎么在这里啊!”
那男子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憔悴的脸,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挣扎着想要起身,却有些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