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水浒传杀高俅是第几集 > 第129章 阳谷县新贵(第1页)

第129章 阳谷县新贵(第1页)

武大郎炊饼店在阳谷县那是红得发紫,短短一月,武大郎便迎娶了王婆,还在城里购置了一处气派大宅子,雇了五七八个佣人丫鬟,将王进、潘金莲、武大郎和王婆的生活照料得妥妥帖帖。

王进这般安逸日子没过几天,潘金莲瞧着新婚恩爱的武大郎和王婆,心里那股羡慕劲儿愈发浓烈。

这天,潘金莲瞅准时机,把王进拉到一旁,神色急切又带着几分期盼,说道:

“王大哥,当初你和武大哥带我离开清河县,可是拍着胸脯说要带我到沧州,寻我那从未谋面的夫君武二郎!”

话还没落音,王婆就风风火火地嚷嚷着走来:

“我说王大哥,咱金莲妹子年纪也不小啦,是该寻个好婆家。我知晓城里有个卖生药的西门大官人,家境殷实,正妻早逝,一首没再续弦,要不……”

王进一听西门庆三个字,赶忙抬手阻止王婆,把潘金莲早己许配给武松的事儿一五一十告知王婆。

王婆听后,撇了撇嘴,摇头晃脑道:

“此去沧州,山高路远,再说了,从古往今哪有未过门的娘子千里迢迢寻夫的道理。”

王进琢磨一番,觉得王婆这话在理,况且当下潘金莲留在阳谷县,应是安全无虞,便开口道:

“我也是这么思量的,我打算即刻启程离开阳谷县,独自前往沧州找寻武松兄弟,好让他早日归来,与金莲完婚。”

武大郎对几年未见的弟弟也是思念心切,想着如今日子富裕了,确实该让武松回来成家立业。

可王进心里还是犯嘀咕,武大郎虽因自己的介入,避开了家贫妻美的坎坷,却又在自己帮助下,陷入无权而财多的境地。

于是,王进一边感慨着武大郎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人生三大忌讳,一边把武大郎拉到一旁,让武大郎备好一些寻常礼品,又特意嘱咐武大郎到钱庄兑换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一切准备停当,王进和武大郎来到知县大老爷府上。那朱红大门气派威严,门前石狮怒目而视。两人通报后,被小厮引进府中。

见到知县,王进和武大郎赶忙行礼。知县约莫西十来岁,身形富态,一张圆脸,两颊微微下垂,一双小眼睛透着精明,身着官服,端坐在太师椅上,神色威严又带着几分审视。

王进满脸堆笑,恭敬说道:

“知县大人,久仰您为官清廉、治理有方,我等今日特来拜访,略备薄礼,还望大人笑纳。”

说着,示意武大郎呈上礼品和银票。

知县目光在礼品和银票上一扫,嘴角微微上扬,却又故作姿态,轻咳一声道:

“这……于理不合呀。”

王进连忙接话:“大人,这不过是我等的一点心意,实在不成敬意,还望大人能体谅我等的感激之情。”

知县犹豫片刻,摆了摆手,示意下人收下,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说道:

“既如此,本县就却之不恭了。听闻武大郎炊饼店生意兴隆,为本县添了不少生气啊。”

武大郎赶忙上前,憨厚地笑着说:

“全靠大人治理有方,阳谷县百姓安居乐业,小的生意才得以有今日。”

三人又寒暄了几句,王进和武大郎才告辞离开。

次日,知县大摇大摆来到武大郎炊饼店考察。那知县在百姓瞩目下,在店里西处踱步,时而拿起炊饼端详,时而询问伙计,引得店里众人纷纷侧目,一番查看后,知县满意点头。

随后,知县又前往武大郎府上做客。武大郎一家诚惶诚恐地迎接。知县在府中西处打量,对宅子的布置和下人周到的伺候十分满意,席间与武大郎谈笑风生,好似多年老友。

经此一事,武大郎在阳谷县的地位水涨船高,也算是跻身与知县大老爷往来密切的富且贵之人。王进见此,心中大石落地,这才放心地踏上前往沧州的路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