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看着他身上那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干练,眼眶微微有些发热。是心疼,也是骄傲。
母子二人就在这顶级配置的厨房里忙碌起来。林雅虽然厨艺不佳,但打下手剥蒜、递调料却做得兴致勃勃。烟火气缭绕中,充斥着母子间的轻声笑语和温馨。
晚餐时分,餐厅那张厚重的红木餐桌旁,一家三口难得齐聚。
菜式简单却香气扑鼻:苏墨亲手做的糖醋排骨(色泽红亮,至极)、清蒸东星斑、一道清炒时蔬,还有一盅佛跳墙——这是厨师们的作品,林雅显然不敢再碰这类高难度菜系。
苏建国坐在主位,面容依旧严肃,目光却不动声色地将桌上每道菜都扫了一遍,最后落在中间那盘糖醋排骨上,拿起筷子,看似随意地夹了一块,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餐桌上安静下来。林雅有些紧张地看着丈夫。
苏建国细嚼慢咽,吃完一块,又夹了一筷子鱼,然后才淡淡开口,是对着苏墨说的:“公司那边,都还顺利?”
典型的苏氏关怀——绝不首接夸赞,而是用询问来表达关注。
“嗯,差不多了。”苏墨点头,“支付牌照和物流的问题都解决了。谢谢爸。”
苏建国“嗯”了一声,又夹了一筷子排骨,才貌似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味道还行。比你妈强。”
林雅顿时柳眉倒竖:“苏建国!你什么意思!”
苏墨看着父母这难得的、带着烟火气的互动,忍不住低头笑了起来。
这顿饭,吃得格外温暖。没有食不言的古板规矩,苏墨简单说了些公司趣事,林雅唠叨着生活琐碎,苏建国大多时候沉默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往往一针见血。
饭后,三人默契地没有回书房或客厅,而是沿着夜色下的回廊散步。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晚风拂过庭院里的竹丛,沙沙作响。
“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在这个院子里追蜻蜓,”林雅忽然指着庭院一角笑道,“跑得满头大汗,摔了跤也不哭,爬起来继续追。”
苏建国接口,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然后晚上就发烧,害得你妈整夜抱着你不敢合眼。”
苏墨脑海中浮现出久远而模糊的画面,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这些平凡的温馨记忆,远比那些庞大的商业计划和数字更让他感觉真实和满足。
“爸,妈,”他停下脚步,看着父母,语气郑重,“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无声的支持,谢谢你们厚重的爱,谢谢这个无论外面风雨多大,永远为他亮着灯、留着饭的家。
林雅眼眶又红了,笑着拍了他一下:“傻孩子,跟爸妈还谢什么。”
苏建国没说话,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