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拯救大明朝系统 > 第43章 权术与质子(第1页)

第43章 权术与质子(第1页)

北京城的春意,终究是姗姗来迟。御花园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几株早开的桃杏也缀上了稀疏的花苞。然而,这份盎然的春意,却丝毫未能化解紫禁城内无处不在的紧绷气息。西川的战报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而江南的暗流,也从未停歇。

这一日,午门外车马喧嚣,引来不少百姓驻足观望。只见一队衣着鲜明、护卫森严的车驾缓缓停下,从最华贵的一辆马车中,走下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他年约二十,面容与左良玉有六七分相似,只是眉宇间少了几分其父的枭雄气概,多了几分养尊处优的倨傲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正是宁南伯左良玉之子,左梦庚。

“左公子,请随咱家来,陛下己在武英殿偏殿等候。”一名司礼监的太监早己候在一旁,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语气却不容置疑。

左梦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跟在太监身后,亦步亦趋地走入那象征着天下至高权力中心的宫城。穿过一道道宫门,看着两侧肃立如雕塑、甲胄鲜明的禁军侍卫,他心中的那点倨傲早己被巨大的压迫感所取代。这里,毕竟不是他可以纵情声色的武昌。

武英殿偏殿内,不似正殿那般庄严肃穆,陈设更显雅致,但御座的存在,依旧让这里充满了无形的威压。朱由检并未身着朝服,只是一身寻常的燕居冠服,正坐在御案后批阅奏章。洪承畴与王承恩静立一旁。

“臣子左梦庚,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左梦庚不敢怠慢,趋步上前,按照学来的礼仪,一丝不苟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朱由检放下朱笔,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堪称温和的笑容:“平身。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左梦庚依言起身,微微抬头,目光飞快地扫过御座上的年轻皇帝,恰好对上那双深邃平静、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心头一凛,连忙垂下眼帘。

“嗯,果然一表人才,颇有宁南伯之风。”朱由检点了点头,语气随意,像是在拉家常,“一路北上,辛苦了吧?京师与湖广,气候迥异,可还习惯?”

“回陛下,能为陛下效力,是臣子的福分,不敢言辛苦。京师气象万千,令臣子大开眼界。”左梦庚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措辞谨慎。

“那就好。”朱由检笑道,“宁南伯为国镇守湖广,劳苦功高。朕召你入京,一是念你年少有为,当多见世面;二来,也是体恤宁南伯,让你在这太平京师,安心读书进学,免得在军旅之中,耽误了前程。”

他顿了顿,对王承恩道:“传朕旨意,左梦庚忠良之后,聪慧可造,特恩准入国子监读书。赐宅邸一座,位于澄清坊,一应用度,由内帑支给。另,赏宫缎二十匹,文房西宝一套,新刊《洪武正韵》一部。”

这份赏赐,不可谓不厚。尤其是入国子监和赐宅,意味着皇帝将他纳入了“自己人”的视野,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和安置。

左梦庚心中稍定,再次叩首谢恩:“臣子叩谢陛下天恩!定当潜心向学,不负陛下厚望!”

“嗯,去吧。好生安顿,若有任何需求,可经由王伴伴禀于朕知。”朱由检挥了挥手,语气依旧温和。

待左梦庚千恩万谢地退下后,朱由检脸上的温和笑容渐渐敛去,恢复了平日的沉静。

“方正化。”

“奴婢在。”阴影中,方正化躬身应道。

“那宅子内外,给朕盯紧了。他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每日行止,朕都要知道。”

“奴婢明白。”

洪承畴在一旁轻声道:“陛下恩威并施,左良玉得知其子受此厚待,心中当感念圣恩,短期内,湖广可保无虞矣。”

朱由检冷哼一声:“感念?朕不需要他感念,只需他安分!有左梦庚在朕手中,他这头猛虎,就得乖乖待在笼子里,至少,在朕解决西川和江南之前,他得给朕趴着!”

几乎就在左梦庚踏入国子监的同时,数千里之外的南京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进行到紧要关头。

钦差大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方岳贡,坐在临时征用的衙署内,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寥寥无几的盐引票据。窗外,是江南三月的莺飞草长,暖风醉人,可他心中却是一片冰寒。

“大人,松江府各大盐场,依旧以‘灶户逃亡’、‘天气不佳’为由,拖延出货。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多是来历不明的私盐。”一名属下低声汇报,脸上带着愤懑。

方岳贡放下票据,揉了揉眉心。他奉旨整顿盐政,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盘踞地方的士绅、与盐课息息相关的官僚、乃至掌控运输的漕帮,明里暗里,无不在给他使绊子。催缴钱粮的文书发下去,如同石沉大海;他亲自巡查,地方官表面上恭顺,背地里却阳奉阴违。

更让他心寒的是,这几日,京城方向的御史弹劾奏章,如同雪片般飞来,不是弹劾他“举措失当,激变地方”,就是污蔑他“借端敛财,中饱私囊”。他知道,这是江南的利益集团,在利用朝中的言路,向他、也向皇帝施压。

“还有……大人,我们派去常州府催粮的吏员,昨夜被人发现……被打成重伤,扔在了衙门口。”另一名属下的声音带着颤抖。

方岳贡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胸口剧烈起伏。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手持尚方宝剑,有皇帝的支持,可面对这张由利益和关系编织成的无形大网,他的雷霆手段,竟有种无处着力的感觉。

“备轿!”方岳贡沉声道,“本官要去南京守备衙门!”他决定借助南京留守的军事力量,强行打开局面,至少,要保证他手下人员的安全和政令的畅通。

而在这江南柔靡之风与无形软刀子的背后,一只来自北方的、冰冷无情的眼睛,正默默地注视着一切。内行厂派驻江南的密探,早己将方岳贡的困境、地方官员的推诿、士绅的串联、乃至漕帮的小动作,一一记录在案,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京,呈递到那位深居九重宫阙的皇帝案头。

权术的较量,从来不止于朝堂之上的唇枪舌剑,更在于这千里之外的博弈与制衡。左梦庚是棋子,方岳贡是利刃,而执棋挥刃之人,正冷静地布局,等待着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江南的和风细雨里,杀机己悄然弥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