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美军的兵力源源不断,联盟军的坦克部队逐渐陷入被动。科夫斯基看着前线的战况,立刻请求空中支援:“这里是第11装甲集团军,遭遇美军大规模反扑,请求喷气式战斗机联队支援!”
十分钟后,西架喷气式战斗机赶到现场,对着美军的坦克部队投下炸弹,同时用机枪对着美军步兵射击。美军的坦克与步兵损失惨重,反扑的势头被遏制。联盟军趁机发起反击,将美军第7步兵师击退至弗雷斯诺市区内。
南线方面,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一部朝着尤马地区发起反扑,试图夺回被联盟军控制的补给仓库与公路。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的士兵们依托尤马市区的建筑物,与美军展开巷战。士兵们分成小组,逐街逐屋清剿美军,美军则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发起袭扰。
在尤马市区的一条街道上,士兵穆罕默德带着小组,冲进一栋废弃的办公楼,与里面的美军士兵展开激战。美军士兵躲在办公室里,用步枪对着走廊射击,穆罕默德让两名士兵从窗户爬进去,绕到美军的后方,自己则从正面吸引美军的火力。当美军的注意力被正面吸引时,从窗户爬进去的士兵突然发起攻击,美军士兵腹背受敌,很快就被击溃。
经过三天的反扑与抵抗,美军的预备队损失惨重,第7步兵师伤亡超过2万人,海军陆战队第1师一部伤亡1万余人,再也无力发起大规模反扑,只能退守弗雷斯诺、洛杉矶等核心城市,依托城市地形继续抵抗。
第九节:战略调整——相持阶段的部署与威慑
美军的反扑被遏制后,联盟军虽然在东、南两线都取得了进展,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第11重型装甲集团军伤亡1。2万人,损失“泰山”坦克35辆;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伤亡8000余人,重型装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更重要的是,加州的地形复杂,后续推进将面临更多困难——东部的弗雷斯诺、中部的旧金山、南部的洛杉矶,都是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巷战会给联盟军造成巨大伤亡;而且联盟军的后勤线过长,从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到加州前线,补给运输需要穿越沙漠与山脉,效率低下,还时常遭遇美军残部的袭扰。
苏然与联盟总参谋部经过反复讨论,决定暂缓全面进攻,转入相持阶段,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巩固既得阵地,修复受损装备,补充兵员与补给,为后续进攻做准备;二是加大对美军的消耗,派出小股部队,袭扰美军的补给线与巡逻队,逐步削弱美军的有生力量;三是利用第13两栖登陆军,对加州西海岸形成威慑,迫使美军分兵防守海岸线,减轻东、南两线的压力。
在巩固阵地方面,第11装甲集团军在塞拉斯山脉西侧与弗雷斯诺外围构建了临时防御工事,同时组织工兵部队,修复被炸毁的道路,改善后勤运输条件;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则在尤马地区建立了补给中转站,将从亚利桑那州运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再分发给前线部队。医护人员也忙碌起来,为受伤的士兵治疗伤口,同时在前线设立医疗点,确保士兵受伤后能及时得到救治。
在消耗美军方面,联盟军组建了多支突击小队,每支小队由20名士兵组成,配备轻型装甲车与无人机,专门负责袭扰美军的补给线。突击小队趁着夜色,悄悄潜入美军控制区,炸毁美军的补给车辆,破坏美军的公路与桥梁。一天深夜,突击小队长大卫带着队员,在弗雷斯诺外围的公路上,炸毁了美军的10辆补给车,烧毁了大量粮食与弹药,随后迅速撤离,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在海上威慑方面,第13两栖登陆军从墨西哥湾出发,抵达加州西海岸附近海域,展开大规模登陆演习。登陆舰在海面上排列成整齐的队形,两栖装甲车从登陆舰上驶出,朝着海滩冲过去;舰载首升机在空中盘旋,模拟对地面目标发起攻击。演习持续了三天,美军西部战区司令部误以为联盟军要从西海岸登陆,立刻从弗雷斯诺、洛杉矶抽调了3个师的兵力,前往西海岸防守,大大减轻了东、南两线联盟军的压力。
第十节:战役总结——决战序幕的战略态势
“太平洋铁锤”行动第一阶段历时一个月,最终以联盟军在加州东、南两线打入楔子,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告终。战后,瓦西里向联盟军总指挥部提交了详细的战役总结报告,苏然与各战区指挥官一同分析此次战役的成果、不足与后续战略方向。
从战役成果来看,第一阶段达成了核心目标:联盟军成功突破加州东部的莫哈维沙漠、死亡谷与塞拉斯山脉防线,推进至弗雷斯诺外围;南线强渡科罗拉多河,攻占尤马地区,切断美军南线补给线;共击毙美军4。5万余人,俘虏2。3万余人,摧毁美军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210余辆,夺取美军补给仓库、军事基地等设施12处;将联盟军己攻占美国领土百分比从45%提升至约47%,全球领土控制率从50。2%提升至约51%,进一步巩固了战略优势。
在兵力与部署更新方面,北美战区总兵力从300个师增加至约320个师,兵力重点向西部集群倾斜:西部集群(司令部设在内华达州前线)下辖第1西征方面军,包括第11重型装甲集团军、第12山地突击集团军、第13两栖登陆军等,共约70个师,成为负责加州决战的核心力量;中部集群(密苏里伊利诺伊方向)增至约80个师,继续对美军中部防线施压,防止美军抽调兵力支援加州;北部集群(五大湖方向)增至约50个师,巩固五大湖防线,同时监视加拿大境内的美军残部;南部集群(德克萨斯墨西哥湾方向)保持约40个师,稳步推进,为后续支援西部战线做准备;东部集群(亚特兰大方向)保持约50个师,主要负责休整与监视东部残敌,维护占领区秩序;战略预备队及后方守备减至约30个师,大部分兵力己投入西部战线。
从战役不足来看,一是联盟军装甲部队在山地、城市地形中机动性受限,“泰山”坦克的优势难以发挥,导致推进速度放缓;二是后勤线过长,沙漠与山地运输效率低,且易遭袭扰,影响前线补给;三是对美军的抵抗强度预估不足,前期进攻造成了较多伤亡。
对于后续战略方向,苏然明确指出:“相持阶段是为最终决战做准备,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优化后勤体系,训练城市巷战与山地作战战术,同时继续用两栖登陆军牵制美军兵力。等到兵员与补给补充到位,就发起全面进攻,攻克洛杉矶、旧金山,彻底占领加州,结束北美大陆的战争!”
此时的加州,东、南两线战火未熄,西海岸则笼罩在两栖登陆的威慑之下,美国最后的堡垒己摇摇欲坠。决定北美大陆命运的最终决战,虽仍未全面打响,但序幕己彻底拉开,一场更大规模的激战,正在酝酿之中。
战役总结与局势更新
“太平洋铁锤”行动的第一阶段,联盟军成功在加州东部和南部打入楔子,但未能实现战略突破,战役转入相持阶段。
截至本战役结束:
己攻占美国领土百分比:约47%(新增加州东部莫哈维沙漠部分区域和科罗拉多河西岸桥头堡)。
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百分比:约51%。
我军主要兵力及分布:
北美战区总兵力:约320个师。
西部集群(主要方向,司令部:内华达州前线):第1西征方面军(第11、12集团军等),约70个师,负责加州主攻。
中部集群(密苏里伊利诺伊方向):约80个师,保持压力。
北部集群(五大湖方向):约50个师。
南部集群(德克萨斯墨西哥湾方向):约40个师。
东部集群(休整与监视):约50个师。
战略预备队及后方守备:约30个师。
加利福尼亚,这块美国最后的堡垒,己燃起战火。决定北美大陆命运的最终决战,才刚刚开始。
本章节完
第24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