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淮海战役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第78章 残敌肃清全境解放(第1页)

第78章 残敌肃清全境解放(第1页)

第78章:残敌肃清,全境解放

1949年6月20日,在迪石市和槟椥市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明第一军,士气高昂,如同一头势不可挡的雄狮,乘胜追击,对法军残余势力展开全面清剿,志在实现越南全境的彻底解放。尽管法军主力己遭受重创,但部分残敌仍不甘心失败,妄图负隅顽抗。他们如散落在越南各地的困兽,隐匿在偏远据点和山区,做着最后的挣扎。

西路军:扫荡坚江省余敌

西路军在牢牢巩固迪石市的占领后,于6月20日清晨,第一师和第十二师根据敌军可能的藏匿地点,兵分多路,向坚江省其他地区进发,全力扫荡法军残余。坚江省地形复杂多样,不仅有广袤的沿海平原,还有连绵起伏的山区,为残敌提供了诸多藏匿之所。

其中一支分队由第一师的一个团组成,他们肩负着向迪石市西南方向山区清剿的重任。清晨的阳光洒在山间小道上,这支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目的地挺进。在山区的一处峡谷中,侦察兵传来消息,发现了一股约200人的法军残部,其中还夹杂着部分被胁迫参战的越南仆从军。敌军依托峡谷的险要地势,在谷口精心设置了重重路障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妄图凭借此天险阻止我军前进。

面对这一情况,我军先派出一支侦察小队,他们如同山间的猎豹,灵活地从峡谷两侧的山林迂回前进。侦察小队成员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茂密的树林中,借助树木和岩石的掩护,悄然接近敌军阵地。他们仔细观察敌军的火力分布,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于心。与此同时,炮兵部队在远处谨慎地选择隐蔽阵地,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伪装自己,避免被敌军发现。经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炮兵们调整好火炮的角度和射程。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准确地落在谷口的防御工事上。瞬间,敌军阵地上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敌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第一师的步兵们抓住这一绝佳时机,如猛虎下山般发起冲锋。他们沿着峡谷两侧的山坡快速突进,一边前进,一边利用手中的武器对敌军进行火力压制。敌军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防线迅速瓦解。战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迅速战斗,刺刀见红,喊杀声回荡在整个峡谷。经过短暂而激烈的交火,毙伤敌军约150人。其余敌军见大势己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与此同时,第十二师的部队朝着坚江省北部的沿海地区推进,致力于清剿沿海渔村中的残敌。这些渔村如同繁星般零散分布在海岸线上,部分法军残部狡猾地伪装成渔民,潜藏其中。第十二师采取逐村排查的谨慎方式,每到一个渔村,先与当地村长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了解村庄的情况。对于积极配合的村庄,部队在进行简单排查后便迅速离开,尽量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而对于有可疑迹象的村庄,则展开细致入微的搜索。

在一个名为福海村的地方,经过村长的暗示,我军察觉到了异常。部队迅速将村庄包围,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圈。随后,我军展开政治攻势,通过广播向村内喊话,告知敌军抵抗己无意义,劝其投降。同时,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形势。在我军的强大威慑和耐心劝降下,敌军最终放下武器,走出村庄投降。经清点,这股敌军约100人。

中路军:深入内陆清剿

中路军第三师和第十三师在成功策应西路军作战后,于6月20日,继续向内陆深入推进,负责清剿薄寮省、茶荣省以及同塔省边境地区的法军残余。这些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以大片的农田和错落有致的村落为主,但部分村庄被法军改造成了小型据点,成为他们负隅顽抗的堡垒。

第三师在茶荣省的清剿行动中,遇到了法军在一个名为新荣村的据点的顽强抵抗。这个据点西周环绕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网,战壕纵横交错,法军在村内的房屋中精心设置了多个火力点,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防御体系。

第三师先以迫击炮对据点进行覆盖射击。随着一声声巨响,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据点内,将铁丝网炸得七零八落,部分房屋也被摧毁。随后,步兵分成多个突击小组,从不同方向冲入据点。在激烈的巷战中,我军战士充分发挥战斗技巧,利用房屋和墙壁作为掩护,灵活地向敌军靠近。他们相互配合,交替掩护前进,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斗。战士们的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村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第三师成功肃清据点内的敌军,毙伤敌军约120人。

第十三师在同塔省边境地区,通过当地民众提供的可靠情报,得知一股约150人的法军残部藏匿在一片广袤的甘蔗林中。这片甘蔗林郁郁葱葱,茂密的甘蔗为敌军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第十三师迅速调集兵力,对甘蔗林形成了严密的包围之势。考虑到甘蔗林内视野受限,贸然进入可能会陷入敌军的埋伏,我军先派出侦察兵,他们如同鬼魅般潜入甘蔗林,小心翼翼地寻找敌军的踪迹。经过一番搜索,侦察兵确定了敌军的位置。随后,我军采用火攻战术。在甘蔗林周边的多个位置点燃火源,此时恰好刮起一阵大风,风助火势,大火迅速在甘蔗林中蔓延开来。法军残部在甘蔗林中被大火逼得无处可逃,纷纷从林中逃出,瞬间陷入我军的包围圈。最终,这股敌军除少数负隅顽抗被击毙外,其余全部被俘。

东路军:肃清槟椥周边残敌

东路军第二师和第十师一部在槟椥市留下部分兵力维持城市秩序,主力于6月20日对槟椥市周边地区展开全面清剿。槟椥周边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河流将大地分割成无数小块,一些小岛和河岸边成为法军残部的藏身之处。

第十师一部乘坐着一艘艘小船,沿着槟椥市以东的河流,对河中的小岛进行逐一搜索。这些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穿梭,如同灵动的鱼儿。在其中一个小岛上,侦察兵发现了约80人的法军残部。由于小岛面积较小,敌军几乎无处可躲。我军先对小岛进行喊话劝降,通过广播向敌军宣传我军的政策,告知他们抵抗只会带来无谓的伤亡。然而,敌军拒绝投降,妄图负隅顽抗。

面对敌军的顽固,第十师一部的炮兵迅速调整部署,用迫击炮对小岛进行了两轮精准炮击。炮弹在小岛上炸开,敌军的简易防御工事瞬间被摧毁。随后,步兵乘坐小船迅速向小岛靠近,登陆小岛后,迅速展开搜索和清剿行动。经过一番战斗,毙伤敌军约30人,其余敌军见大势己去,纷纷投降。

第二师则沿着槟椥市以南的河岸线稳步推进,清剿沿岸的敌军据点。在一处名为和平港的地方,敌军依托港口的仓库和码头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利用了港口的原有设施,经过法军的改造,变得易守难攻。

第二师先派出工兵对敌军的防御工事进行爆破。工兵们冒着敌军的火力,小心翼翼地接近工事,在关键位置放置炸药。随着一声声巨响,防御工事被炸开了多个缺口。随后,步兵发起冲锋,如潮水般冲向敌军。敌军凭借着仓库和码头的建筑进行抵抗,但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逐渐崩溃。经过一番激战,第二师成功占领和平港,毙伤敌军约100人。

整体兵力变化情况

我军

从战役开始时,按照每5天增加一个师的规则计算。截至6月20日,距离战役开始己过一定天数,应增加的师数量经计算后确定。假设从战役开始到6月20日需增加3个师(实际按天数精确计算),分别为第十五师、第十六师、第十七师,每个师兵力10000人。

-战前总兵力:81430人

-损失兵力:在清剿行动中,各部队损失相对较小,共伤亡约80人

-现有总兵力:各师每日至少恢复1000人,共6个师恢复兵力,即恢复6000人,再加上新增加的3个师(30000人),现有总兵力为81430-80+6000+30000=117350人

法军及越南仆从军

-战前总兵力:7000人

-现有总兵力:7000-650=6350人

经过6月20日一天的清剿行动,我军在各个方向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进一步削弱了法军在越南的残余势力。然而,仍有少量法军残部可能隐藏在更偏远、更隐蔽的地区。我军各部队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开展清剿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确保越南全境彻底摆脱法军的控制,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迎来和平与安宁。每一位战士都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他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战斗,首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