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李云龙战役原型 > 第23章 敌进我退韧如丝 血铸防线待春来(第2页)

第23章 敌进我退韧如丝 血铸防线待春来(第2页)

山顶上的那个营的美军,瞬间就懵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攻击会来自他们的身后和侧翼,来自那些他们以为安全的、不可能有敌人的地方。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如同狂风暴雨般的打击,打得哭爹喊娘,血肉横飞,尸横遍野。

“冲!给老子冲上去!剁了这帮狗娘养的!”

赵猛杀红了眼,他提着一把缴获的卡宾枪,第一个,从工事里跳了出去,带着他手下同样憋了一肚子火的战士们,从山坡的背面,像一群下山的猛虎,向着山顶,发起了反冲锋。

这是一场角色互换的屠杀。之前还是进攻者的美军,现在成了被动挨打的靶子。他们被压缩在小小的山顶上,无处躲藏,成了居高临下的志愿军最好的活靶。志愿军战士们甚至不用仔细瞄准,只需要对着那片混乱的人群扫射,就能看到敌人像麦子一样成片地倒下。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那个营的美军,除了少数几个连滚爬带地、屁股上带着血逃下山去,大部分,都永远地留在了他们刚刚占领了不到半天的阵地上。星条旗,也被打成了布条,和残肢断臂混杂在一起。

当赵猛浑身是血,身上还挂着一个美国兵的肠子,回来复命时,他看着李云龙,什么也没说,只是“扑通”一声,单膝跪了下来,这个七尺高的山东汉子,当着所有人的面,嚎啕大哭。

“李参谋……我……我服了!我赵猛,是个浑人!是个蠢货!我差点……差点就把这一个团的兄弟,都他娘的给葬送了!”

三月六日,星期二。

一场干净利落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场的颓势。就像一间西处漏雨的破屋子,你堵住了一个洞,另一个洞的雨水,反而会灌得更凶。

李云龙的“运动防御”,虽然在涟川被证明是有效的,但这种战术,对指挥员的战场判断能力、决心和部队的战术执行力,要求太高了。它要求指挥员能像一个精明的商人,精确地计算出每一块阵地的价值,知道什么时候该“卖”,什么时候该“守”。它更要求战士们,能在优势和劣势之间,快速地切换角色,既能打最硬的阻击战,也能执行最果断的撤退。并不是每一支部队,都能像赵猛的团一样,在付出惨痛代价后,迅速地领悟其精髓。

更多的阵地上,依旧在上演着318高地那样的悲剧。许多指挥员,还是转不过那个弯,他们的骨子里,依旧流淌着“寸土必争,决不后退”的血液。他们固执地和敌人打阵地战,打消耗战,结果,就是被敌人,用绝对的火力优势,连同阵地,一起碾得粉碎。

李云龙,成了最忙碌,也最不受欢迎的人。他每天都在不同的阵地之间穿梭,像一个唠叨的婆娘,不厌其烦地,向那些和他一样犟、甚至比他还犟的指挥员们,灌输着他的那套“保命”理论。

“我不管你是什么英雄团,还是好汉连!在我这儿,只有一个标准——谁能把人给老子活着带回来,谁就是英雄!谁的人打光了,谁他娘的就是狗熊!”

“撤退,不是丢人!是为了换个地方,更好地杀敌人!你死在这里,才是真正的丢人!是给你爹娘丢人!是给你还没过门的媳妇丢人!”

他的话,很难听,也很糙,但却很管用。因为,他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会亲自带着工兵,去教战士们,如何在坚硬的冻土上,用最省力的方法埋设反步兵雷和反坦克雷。他会亲自端着狙击步枪,潜伏在前沿的雪地里,一趴就是几个小时,只为了教那些年轻的战士,如何精准地射杀敌人的军官、机枪手和通讯兵这些高价值目标。

他把自己,变成了一本活的、用鲜血和硝烟写成的战术教科书。

他把他新琢磨出来的这套打法,叫做“麻雀战”。化整为零,把一个团,拆成无数个班、排级的小分队,像一群麻雀一样,到处袭扰,打了就跑,绝不恋战。今天在这里打几枪,明天在那里埋颗雷,后天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挖个坑。不求伤其十指,但求断其一指。用无数次小小的、不起眼的胜利,来积攒成一场大的胜利,更重要的,是用这种方式,来拖住敌人,消耗敌人,让他们烦不胜烦,让他们那台巨大的战争机器,空有力量,却使不出来。

三月七日,星期三。

敌人,也在适应。而且适应得非常快。

李奇微,显然不是个蠢货。在连续吃了几个莫名其妙的小亏,发现自己的进攻节奏总是被一些神出鬼没的小部队打乱之后,他很快就调整了战术。

他开始大量使用夜间侦察机,配合着一种新式的、能持续燃烧很长时间的大威力镁光照明弹,把夜晚的战场,照得如同白昼。这种照明弹,一旦点燃,就能把方圆几公里的范围,都照得清清楚楚,连地上的一根草都能看见。这让志愿军最擅长的夜战优势,大打折扣。

他也学精了,不再轻易地对某个看似重要、实则可能是空壳的山头发起猛攻,而是用更小、更精锐的巡逻队,进行渗透。这些巡-逻队,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体积庞大的红外夜视器材和便携式无线电,一旦发现志愿军的踪迹,他们不进攻,而是立刻像缩头乌龟一样缩回去,然后呼叫后方的炮火,进行精准到令人发指的覆盖式打击。

李云龙派出的“麻雀”,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猎人。

西十军的一支王牌侦察小分队,在夜间潜入敌人后方,准备炸毁一座对敌人至关重要的铁路桥时,就落入了敌人精心设置的陷阱。他们被一支装备了红外夜视仪的美军游骑兵特种部队,像赶鸭子一样,包围在了一个叫“月亮谷”的小山谷里。

一场残酷的、发生在暗夜里的、几乎是一边倒的战斗,打响了。志愿军的侦察兵们,在夜视仪面前,就像是黑暗中点亮的蜡烛,无所遁形。他们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对地形的熟悉,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这支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小队,全部牺牲。

当李云龙收到这份只有寥寥数语,却重于泰山的电报时,他沉默了许久。他把那份电报,翻来覆去地看了十几遍,仿佛想从那上面,看出那些牺牲的战士们的脸。他知道,这场战争,己经演变成了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智慧和意志的较量。他面对的,是一个会学习、会进步、而且实力远超于自己的可怕对手。他那点从游击战里学来的“土”办法,正在被敌人用“洋”科技,一点一点地破解。

三月八日,星期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