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飞逝。北京迎来了初冬的第一场薄雪,而新加坡则依旧温暖如夏。刘亦菲的演讲准备进入了最后的打磨阶段,与顾问的讨论从宏观框架深入到了具体的案例措辞和语气节奏。她甚至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试图找到那种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亲和力的表达方式。
出发前夜,江瑾辰难得准时下班回家。客厅里,刘亦菲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低声念着演讲稿的最后一段,神情专注。
他没有打扰她,只是脱下大衣,安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听着。她的声音清晰而柔和,带着一种经过思考后的沉稳力量,谈论着数字技术如何让一座遥远的敦煌石窟以全新的方式“活”起来,触手可及。
她说完,轻轻呼了口气,这才注意到他回来了。“怎么样?”她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地问,像极了交作业的学生。“很好。”他言简意赅,但眼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观点清晰,有实例支撑,语气也恰到好处。”得到他的认可,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起身走过去,从背后环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笔记:“紧张吗?”“有点。”她诚实点头,“毕竟不是熟悉的领域。”“把它当成一场新的戏,”他低声道,“台下都是你的观众,而你,只需要真诚地分享你的理解和感受。这就够了。”
他的话总是能精准地安抚她的情绪。她放松地靠进他怀里,点了点头。
**********
与此同时,新加坡方面,论坛的筹备工作也己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核心合作伙伴的负责人,江瑾辰的团队提前一天抵达,进行最后的协调与确认。
然而,一个不请自来的消息,让徐浩东皱起了眉头。“江总,”他快步走到正在与论坛组委会负责人寒暄的江瑾辰身边,压低声音,“刚收到消息,摩根也来了新加坡,而且,他明天会以观察员身份出席论坛。”
江瑾辰脸上的笑容未变,与组委会负责人点头示意后,才不动声色地走到一旁:“观察员?谁邀请的?”“查过了,是新加坡本地一家与摩根有少量业务往来的小公司提供的名额,符合流程。”徐浩东语气凝重,“来者不善。他肯定是冲着我们来的,或者……想制造点什么话题。”
摩根在之前的交锋中惨败,沉寂了一段时间,此刻突然出现在这个对于“星火”生态意义重大的国际场合,其意图不言而喻。
江瑾辰眼神微冷。他并不担心摩根能在技术或商业层面带来什么实质威胁,但他厌恶这种如同苍蝇般嗡嗡作响的骚扰,尤其是在刘亦菲首次出席此类活动的关键时刻。
“知道了。”他语气平静,“加强会场安保和流程管控,尤其是文化交流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另外,查一下摩根在新加坡期间的行程和接触对象。”“是!”
**********
夜晚,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灯火璀璨。江瑾辰站在房间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迷人的夜景,手机里是刘亦菲发来的登机牌照片,显示她将于明早抵达。
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流悄然涌动。科技的盛宴、文化的交流即将开幕,而旧的阴影,也试图在不经意间投射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锐利与沉稳。无论来的是什么,他都不会让任何人、任何事,破坏这场重要的论坛,以及她的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