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的喧嚣逐渐散去,斯德哥尔摩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晴朗午后。后续的商务洽谈和会议被江瑾辰巧妙地压缩在半天内高效完成,竟硬生生挤出了两天宝贵的空档。
没有惊动任何人,他们像是这座城市最普通的游客,牵着手漫步在老城(GamlaStan)蜿蜒的碎石街道上。阳光洒在色彩柔和的古老建筑立面上,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他们漫无目的地逛着古董店和设计小店,在某个街角分享一份热乎乎的肉桂卷,偶尔会有路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大多只是友善地微笑。
这种完全脱离工作、纯粹享受闲暇的时光,于他们而言奢侈得如同偷来的礼物。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坐在临水的一家咖啡馆室外,裹着厚厚的毛毯,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刘亦菲随口问道。她的戏约刚结束,正处于一段空白期。
江瑾辰搅拌着杯中的黑咖啡,目光放远:“北欧这边初步框架己经搭好,后续执行浩东他们能跟进。我需要回国内一趟,新加坡项目的二期和几个新的垂首领域应用需要决策。”他顿了顿,看向她,“你呢?休息,还是看新本子?”
“经纪人发来了几个,还没细看。”刘亦菲托着腮,“可能先休息一阵,这次……有点耗神。”她指的是《边界》那种沉浸式的拍摄体验。
他颔首表示理解。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徐浩东发来的邮件提醒。他点开快速浏览,眉头微微挑起。
“怎么了?”刘亦菲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
“一个意外的邀请。”他将手机屏幕转向她,“新加坡方面发来的。他们明年要举办一个大型智慧城市主题的国际论坛,希望邀请你作为文化交流大使出席,并做一个关于‘科技如何赋能人文艺术’的简短分享。”
刘亦菲愣了一下,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邀请函措辞正式且诚恳,显然不是一时兴起。
“他们怎么会想到找我?”她有些疑惑。虽然她知名度高,但似乎与智慧城市这类硬核主题关联不大。
江瑾辰收回手机,唇角微勾:“恐怕不全是新加坡方面的主意。‘星火’是核心合作伙伴,我猜,这背后有项目组想借此深化双方文化层面联系的考虑,当然,你在《凤唳千秋》和《边界》里展现的文化底蕴和国际形象,也是他们看重的。”
他看着她,眼神带着鼓励:“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不同于纯粹的商业或娱乐活动。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考虑。”
刘亦菲沉吟片刻。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将她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需要她跳出演员的身份去思考和表达。但另一方面,这似乎又是一个将她的艺术实践与更广阔的社会议题连接起来的机会。
“我需要想想,”她没有立刻答应,“还要和团队评估一下。”
“当然。”江瑾辰尊重她的任何决定。
阳光渐渐西斜,给古老的建筑镀上一层金边。短暂的假期即将结束,新的选择己悄然摆在面前。他们就像两条时而交汇的河流,在短暂的并行后,又将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但河床之下,水流却始终相互滋养,奔涌向更广阔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