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徘徊并未持续太久。顶尖的决策者,往往在深思熟虑后,能凭借强大的首觉和信念,做出那个最忠于内心的选择。
刘亦菲的选择
经过一夜的沉淀,刘亦菲的目光重新变得清晰而坚定。她召集了团队,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我选择接拍王导的历史正剧,《凤唳千秋》。”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团队中有人露出惊讶的神色,显然这个选择并非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选项。
刘亦菲环视众人,解释道:“好莱坞的机会很好,但那是一个‘角色’,一个进入别人体系的跳板。冲奖片的艺术性很高,但距离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点远。”
她拿起《凤唳千秋》的剧本,指尖轻轻拂过封面上苍劲的书法:“而这个故事,这个人物的悲欢离合,扎根在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里。我能感受到她的脉搏。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深耕我们自己的故事,比去诠释一个遥远的符号,更有力量,也更能让我保持创作的纯粹和热情。”
她顿了顿,看向窗外:“而且,这部剧的拍摄主要在国内,周期相对可控。”她没有明说,但团队成员都隐约明白,这个“相对可控”也包含了另一层不便言明的考量——维持一段需要跨越太平洋的关系,远比想象中更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我支持亦菲的决定。”经纪人率先表态,她看到了刘亦菲眼中的光,那是一种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时才有的神采,“口碑和根基,有时候比虚名更重要。”
一锤定音。刘亦菲做出了遵从本心的选择,一条或许并非最快通往国际巨星,但却更厚重、更踏实的道路。
她给江瑾辰发去消息:「决定好了。《凤唳千秋》,演一个很长很过瘾的人生。」回复很快到来:「恭喜。期待你的‘千秋’。」
江瑾辰的亲征
与此同时,江瑾辰的航班降落在新加坡樟宜机场。他没有大张旗鼓,行程低调,但该知道的人,自然都知道了。
他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信号——“豌豆荚”对智慧城市项目志在必得,并且,其最高决策者己亲自下场。
接下来的几天,江瑾辰的日程安排得密不透风。他不再是隔着屏幕听汇报,而是亲自与项目评审委员会的关键成员进行非正式会晤,与潜在的本土合作伙伴进行闭门磋商,甚至出席了由新加坡顶尖学府举办的科技论坛并发表演讲。
他的策略清晰而高效:
1。技术自信:在所有场合,他毫不回避竞争对手的质疑,反而主动、深入、透明地阐述“星火”架构在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用无可辩驳的技术细节应对模糊的“安全担忧”。
2。合作共赢:他不再强调“豌豆荚”的单打独斗,而是大力推介其与新加坡本土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构建的“联合生态”方案,强调技术转移、本地人才培养和长期共同发展,极大缓解了“外来者”的观感。
3。高层对话:凭借其日益提升的国际声望和“豌豆荚”的硬实力,他获得了与更高层级决策者对话的机会。在这种层面的交流中,他展现出的不再是技术极客的形象,而是战略家般的视野和务实态度,有效地对冲了竞争对手的“关系”牌。
徐浩东跟在江瑾辰身边,亲眼目睹了老板如何用冷静的逻辑、强大的自信和精准的沟通,一步步扭转着看似不利的局面。那些原本被对手舆论影响的微妙氛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场关键闭门会议结束后,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评审委员在离开时,特意与江瑾辰多握了几秒钟手,意味深长地说:“江先生,感谢您带来的精彩见解。技术的纯粹性和开放的合作心态,确实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江瑾辰微微颔首:“这正是我们所坚信并践行的。”
坐回车里,徐浩东难掩兴奋:“江总,有转机!”
江瑾辰看着窗外新加坡繁华的街景,表情依然平静,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只是开始。”他淡淡道,“对手不会轻易罢休。通知国内团队,准备好第二轮技术方案的深度答辩,我们要乘胜追击。”
亲征的效果显著,但战役远未结束。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