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眼眶泛红,狠狠捶着实验台:“明明我们离成功只差一步!为什么每次都要被烧成灰烬?!”
伍思辰一首沉默地盯着残骸。
那块焦黑的碎片静静躺在那里,仿佛在讥笑人类的渺小。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出奇,却如同一记战鼓击在众人心头:
“记住,这不是失败。这只是火焰在告诉我们,它不满足。”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扫过所有人:“外层烧蚀层不够坚韧,中层结构承受力不足,内层冷却系统设计太脆弱。这不是绝路,而是答案还没找到。”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拔高:
“火焰越残酷,越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同志们,逐星计划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而是烈焰中的铁!要么被烧毁,要么被淬炼成钢!”
科研人员们眼中逐渐燃起光芒。
有人擦干眼泪,咬牙道:“伍总……给我三天,我要重新设计冷却通道!”
有人紧握拳头:“外层烧蚀层必须重新研发,我们要用更极端的复合材料!”
“中层结构交给我们!哪怕推翻全部方案,我们也要造出能扛下炼狱的骨架!”
失败的阴霾逐渐被热血点燃。
在那焦黑的残骸旁,新的希望正在酝酿。
他们明白——正是这一次惨烈的爆炸,才真正让他们认识到“热防护”的残酷与必要。
而逐星计划的巨龙,要想穿越烈焰,必须披上比火焰更坚韧的铠甲。
这一夜,所有科研人员都在心底发誓:下一次,绝不允许再让火焰夺走胜利。
小黄鸭科技航天研发中心。
第一次“仿生护甲”实验的爆炸余音,仍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试验残骸还摆在实验大厅的一角,焦黑、脆裂,仿佛讥笑着科研人员的渺小。
那一夜,很多年轻工程师彻夜未眠。有人在工位上盯着数据曲线发呆,有人捧着材料碎片愣神,甚至有人在角落里偷偷落泪。
这是逐星计划以来最惨烈的失败。
翌日清晨,会议室内。
伍思辰站在最前方,背后投影着爆炸残骸的照片。
空气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所有人都在等待伍思辰开口。他们知道,这次失败可能意味着整个火箭回收计划的推迟,甚至中断。
然而,伍思辰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开口批评。
他望着那块残骸,忽然淡淡一笑:“同志们,我要谢谢它。”
众人一愣。
伍思辰继续道:“因为它告诉我们,我们走的路还不够极端。我们试图模仿自然,但自然给的智慧,还不是火箭的答案。真正能让巨兽穿越烈焰的护甲,必须具备自我反应能力。”
“自我……反应能力?”
一名年轻工程师皱眉,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