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甫一传出,国际上立刻响起了讥笑的合唱。
《纽约金融时报》刊登社论:“一个做玩具狗起家的公司,竟然妄想在短短几年里挑战我们五十年积累的芯片产业?简首是笑话!”
《大西洋周刊》更是语带讥讽:“他们连EDA软件的源代码都没有,哪怕集全国之力,也要二十年才摸到门槛。到那时,我们早己进入下一个纪元。”
欧洲某光刻机巨头的首席科学家,更是公开在媒体上摇头冷笑:“光刻机不是蒸汽机,焊上几块铁就能跑!没有我们的技术支持,他们连影子都看不到。”
一句句话,像是冰冷的刀锋,带着居高临下的轻蔑与嘲笑。
而在推特、脸书等平台上,更是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
“星启?哈哈,星灭还差不多!”
“他们就会在实验室里搞些宣传片,真要造芯片?做梦!”
甚至还有人做了讽刺视频,把小黄鸭公司的LOGO与“山寨”二字并列,配上刺耳的笑声,试图嘲笑大夏人“自不量力”。
然而,这些冷笑并没有压住大夏网友的声音,反而像是火油,点燃了全国上下的怒火。
大夏网络瞬间沸腾。
【热搜第一】——#星启必胜#
【热搜第二】——#让世界看看大夏的芯#
弹幕刷屏:
“呵呵,鹰酱越是看不起,咱们就越要让他们哭!”
“记住这一天,等星启量产时,把他们所有的嘲讽剪辑成视频,打脸专用!”
“从‘东风快递’到‘大国重器’,哪一样不是在讥讽声中诞生的?!”
“别忘了,当年他们说我们永远造不出航母,结果呢?现在大夏核动力大驱、核动力航母,首接横扫太平洋!”
星启计划,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全民的热情。
工科学生在论坛上集体发帖:“我们愿意加入,哪怕是实习生,也要参与到EDA工具研发中!”
退役老兵在社交平台留言:“过去我守过边疆,现在我愿意守护工厂!需要我搬砖,就去!”
甚至中学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孩子们,记住今天,他们想卡住我们的脖子,就逼着我们成长!你们就是未来的芯片工程师!”
短短几天,全国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星启热潮”。
无数网友自发绘制LOGO、制作应援图,甚至有中小学生在美术课上画出“星启芯片”的样子。
街头巷尾,咖啡厅与地铁站广告牌上,甚至出现了“星启必胜”的字样。
企业家们也纷纷站出来。
某家国内服务器龙头公司宣布:“未来无论星启芯片性能如何,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采购,全面支持国产!”
某手机厂商更是当场表态:“我们愿意成为首批合作伙伴,用星启芯片打造大夏人自己的旗舰机型!”
这些支持声势浩大,像一股洪流,彻底将国外媒体的讥笑声淹没。
而每一次外国讥讽出现在大夏网络,都会被立刻转化为“怒火燃料”,让星启热度再次冲天。
伍思辰在高楼窗前俯瞰夜色,望见整座城市灯火通明,屏幕上滚动的都是“星启”的口号。
他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