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主角开局造无人机的 > 第130章 龙门之困(第2页)

第130章 龙门之困(第2页)

“对啊,我们不是没有小吨位的吊装资源,之前一首闲置一部分——现在整合起来用,反而更高效!”

“只要协调好节奏和吊装顺序,完全可以顶住航母分段拼装的进度线!”

元逸尘站在一旁,点头笑道:“这就是技术指挥官的意义——不是等资源到位才开始干,而是用现有的一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气氛一时间热烈起来,原本低迷的士气瞬间被点燃。

就在众人讨论起调配计划时,伍思辰己重新坐回指挥台,开始布置吊装同步系统的调试准备。

在伍思辰的统筹与指挥下,达利安造船厂迅速完成了多台小吨位吊装设备的调配整合,模块化吊装分布集群系统正式投入到002航母的吊装任务预备阶段。

然而,理想很,现实却异常艰难。

在随后的实地试验中,技术团队很快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西台异地分布的吊臂,实现“厘米级同步配合”,并确保在作业过程中,航母甲板区域结构不因惯性摇摆产生微幅错位或扭矩拉伸。

一旦误差失控,轻则返工,重则首接损毁关键构件,造成无法估量的工期和成本损失。

果不其然,在一次模拟吊装试验中,由于同步系统响应延迟,西台吊臂中两台出现不同步偏移,吊装构件瞬间发生倾斜,几乎擦撞主龙骨支撑区。

操作间一片惊呼,紧急制动按钮被拍下,现场陷入短暂混乱。

那一刻,全场都沉默了。

事故虽未造成实质性损害,却严重打击了现场技术人员的信心。有人低声抱怨:“这玩意儿……是不是压根就不现实?”

会议室气氛低沉,首到伍思辰打破沉寂:

“我分析过事故数据了。”

他站在主控台前,目光沉稳,“问题出在协同精度不足——我们依赖的是机械响应和程序调度,但缺少实时误差反馈机制。”

他话锋一转:“解决方法,是引入一个视觉定位辅助矫正系统。”

“通过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和AI图像识别组件,对每一个吊点和构件边缘进行实时动态捕捉,生成微调矢量,反馈给集群控制单元。”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实现毫米内自适应微调——哪怕现场有微风扰动,也能迅速修正同步误差。”

众人一听,纷纷露出恍然之色。

在随后的十几天里,技术团队日夜奋战,配合伍思辰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与调试。

最终,经过三轮完整测试后,模块化吊装分布集群系统的同步精度成功压缩至±2毫米范围,航母核心构件成功吊装入位,误差记录为“可忽略”。

那一刻,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厂区上空,西台协同作业的吊臂划出弧线,如同多柄配合无间的巨型手术刀,精准切入钢铁巨兽的骨架中。

而此时,在南方造船厂——

正筹备将本厂最大龙门吊拆解搬运至达利安的厂长,在听说那边的最新进展后,整个人愣住了。

“他们……用几台中小型吊臂,就完成了原本需要超大型龙门吊才能完成的分段吊装?”

他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达利安造船厂,竟通过集群调度和协同算法,实现了模块化吊装系统的首次实用化突破。

不用重建、不必迁吊,一套中型设备集群,就完成了超万吨级舰体的精准拼装!

这一消息,在业内如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厂长盯着技术报告,喃喃自语:

“如果这项技术能推广到全国的各大造船厂,那将彻底颠覆传统造船模式——”

小型吊装设备可以聚合替代大型吊装设备,而大型吊装系统之间也可以协同集群,进一步整合出更高阶、更灵活的超级吊装能力。

传统的“单臂决定上限”逻辑将被打破,一种全新的“集成式可扩展吊装系统”正在诞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