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密密麻麻,嘲讽与焦虑交织:
“这一仗打起来,咱能不能撑三天?”
“人家航母配F-35,我们呢?连起飞甲板都还在改。”
然而,另一边,也有人悄然举起反击的旗帜。
“起码我们有自己的航母了,不像你们,天天等人扔航弹。”
“修复?自己造不香?哪来的自卑感?”
评论区瞬间爆炸:
“我们起步慢不丢人,躺平才可耻!”
但即便如此,质疑与信任之间的张力仍在持续拉扯。有人沉默不语,有人愤怒回击,有人质疑到底。
而那艘沉静如山的001号航母,仿佛无声地漂浮在风暴中心,不言不语,却在等待——属于它的回应时刻。
面对汹涌澎湃的舆情风暴,大夏国家网信办的舆情监测系统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蛛丝马迹。
“连续五天,超过三十个热点账号集中转发攻击航母话题,评论区明显带节奏,AI分析显示词汇重复率高达78%。”一位组长紧盯屏幕皱起了眉。
“很不对劲。”
“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认知战投送。”
“其中一批大V过去三个月内几乎零涉军言论,现在突然同时跳出来泼脏水?”
监测数据很快被上传,首送高层会议桌。
当晚,京畿城内灯火通明,一场关于“是否要强力管控拱火言论”的闭门会议悄然召开。
意见分成两派。
一方主张采取手段,封杀带头煽动者:“不能让他们引导群众怀疑国家战略方向。”
另一方却忧虑:“如果全面封控,会不会反而坐实了‘言论不自由’的说法?”
“更何况国外平台我们也无从干涉,到时只怕反而激发更多阴谋论。”
会议气氛一度凝重,首到一名年长的战略顾问开口:
“别忘了我们走到这一步靠的是什么。不是嘴皮子,而是实干。网络口水,淹不死钢铁巨舰。等那天——等他们亲眼看见我们舰载机升空,电磁弹射腾起白浪之时,那些嘲笑的声音,自会哑口无言。”
众人沉默了几秒,随后微微颔首。
最终定案:不予回应、不作封锁、不谈辩解。
国家宣传口径只留下一句:
“事实自会证明一切。我们不需要解释,只需要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