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岷江战神 > 第66章 锦官城址探江湄 反弓煞改玉带姿 大哥大拍签约照(第1页)

第66章 锦官城址探江湄 反弓煞改玉带姿 大哥大拍签约照(第1页)

解放卡车的轮胎碾过蜀都锦江大桥时,张叙舟攥着的搪瓷缸突然发烫。缸里的苇种正冒出白芽,根须缠着片金纹,与车窗外锦江的流向奇妙重合——江水在此处突然折出锐角,像把弯刀对着北岸的广场塔吊,正是《异草志》里说的“反弓煞”。

“赵老板说塔吊地基就在老锦官城遗址上。”陈婶扒着卡车栏杆,蓝布兜的大哥大硌着腰,“供销社的老王头讲,当年挖地基时挖出过青铜雀残片,跟咱护江宫的雀像一个样。”

卡车停在蜀都广场边缘,塔吊的阴影像条黑龙罩着工地。赵老板带着安全帽跑过来,安全帽上的红漆被黑雾熏得发灰:“张师傅可算来了!昨晚塔吊又转了三圈,钢索上的枯苇冒出黑汁,跟你们护江村的腐骨咒一个味!”

张叙舟蹲在塔吊底座旁,指尖按进裂缝——泥土里混着青铜碎屑,拼起来正是雀像的翅膀纹。王大夫掏出《异草志》,书页里的帛书突然发亮,在地上投出锦官城地图:“看,锦江原是绕着城址走玉带形,后来修滨江路改了道,硬生生切成反弓!”

江风卷着黑雾掠过江面,塔吊吊臂突然“咯吱”转动,吊钩正对着北岸的百货大楼。张叙舟摸出银哨吹了声,哨音撞在江面上,激起的水纹竟在半空拼出雀像:“地脉还认老河道,得把反弓改回玉带。”他把苇种塞进裂缝,“陈婶,让秀兰托供销社送些护江符灰来,混在水泥里——苇苗要顺着老江道种。”

三天后,蜀都广场的花坛里冒出圈绿芽。张叙舟带着工人在塔吊周围挖沟,沟底铺着浸过符水的粗布,布上题着护江字——正是陈婶扁担上的红绸纹。赵老板举着大哥大拍视频,镜头里的苇苗正顺着沟纹生长,在地面画出半道圆弧,与锦江的反弓形成环抱之势。

“这就是玉带姿?”赵老板举着大哥大凑近拍,屏幕上突然跳出传呼:“工地西侧黑气加重”。张叙舟跟着银哨的指引跑过去,见三个黑袍人正往沟里撒黑沙,沙粒落地就化成小蛇,啃食苇苗的根须。

“上次没烧了你们的护江宫,这次就让塔吊砸扁你们!”领头黑袍人袖口的蚀江纹泛着黑光,甩出铁符就往塔吊基座扔。陈婶抡起扁担打掉铁符,扁担头的红绸扫过黑沙,竟燃起金火:“娘嘞!当咱护江人的扁担是吃素的?”

黑袍人被赶来的公安带走时,赵老板的大哥大正好响起,是建筑公司老总打来的:“张师傅,合同拟好了,护江阵改造费十万,先付一半!”他从公文包掏出合同,钢笔尖在“护江符嵌入塔吊钢筋”那条上顿了顿,“这真能保塔吊平安?”

张叙舟没说话,只是让工人把护江宫的雀像残片嵌进塔吊控制室。残片刚放好,整座塔吊突然发出青铜嗡鸣,与护江村的雀像形成共振。王大夫翻开《异草志》,新显的字迹写道:“雀鸣通脉,苇带锁煞”。

“拍张照当凭证!”陈婶抢过赵老板的大哥大,镜头对着签约桌——合同上压着青铜残片,张叙舟的银哨和赵老板的安全帽并排放着,背景里的苇苗正顺着玉带纹抽出新叶。大哥大“咔嚓”响了声,把这幕存进了模糊的黑白屏幕里。

签约宴刚开席,广场突然传来巨响。众人冲出去,只见塔吊吊臂己断裂半根,黑雾凝聚的龙头正咬着钢索,苇苗织成的玉带纹被撕开个口子。张叙舟摸出搪瓷缸,里面的苇种己长成尺高,叶片金纹组成雀形,扑向黑雾龙头。

“反弓煞是铁符会的引子!”王大夫指着塔吊基座,裂缝里渗出的黑汁正画出沙粒纹,“他们要借塔吊倒塌,把煞气灌进锦官城地脉!”

张叙舟吹起银哨,护江村的七尊雀像通过有线电话传来共振,广场的苇苗突然疯长,将塔吊缠成金绿色的巨雀。赵老板的大哥大掉在地上,屏幕还亮着,正拍到黑雾龙头被苇叶刺穿的瞬间——金纹从龙眼里穿出,在江面上拼出完整的玉带形。

暮色里,塔吊的断臂被苇苗固定住,像只折翼的巨雀停在广场。张叙舟蹲在新栽的苇丛旁,发现最壮的那株叶片上,竟印着水波纹。王大夫翻到《异草志》的下一页,空白处隐约显出水精舱的图样:“看来护江阵要往城里挪了,得整个能装水精的舱室,镇住这江脉。”

赵老板递来刚冲印的签约照,照片里的苇苗纹正泛着金光。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公文包掏出张塑料硬卡:“这是我们公司的贵宾卡,要不你们护江人也整个?以后来蜀都消费打折。”张叙舟接过卡,卡面的塑料映着苇叶影,倒像片缩小的水精叶。

传呼机在这时响起,是秀兰发来的:“供销社说护江符灰不够了,问能不能用苇苗榨汁代替。”张叙舟望着江面上的玉带纹笑了——护江村的苇苗,总算在蜀都扎了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