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馆之行,像一场在失重状态下进行的蹩脚演出。陈序的躯壳机械地履行着“引导者”的职责,手指向模拟的蟹状星云,口中吐出关于超新星爆发的专业术语,声音平稳,逻辑清晰。然而,他的灵魂却悬浮在几光年之外,冷眼旁观着地面上这具名为“陈序”的皮囊,以及他身边那个对宇宙奥秘发出纯粹惊叹的女孩。
林小溪浑然未觉。她沉浸在星辰大海的壮丽图景中,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立刻转过头,将那双映着旋转星光的、毫无杂质的眼眸投向陈序,分享她的震撼与喜悦。那眼神,曾经是他验证模型成功的勋章,此刻却像探照灯,将他内心的阴暗角落照得无所遁形。
“陈师兄,你看那颗脉冲星!好像心脏在跳动!”
“嗯,它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
(内心:她的比喻如此天真,却又如此贴切。而我的回应,像一段冰冷的数据库检索结果。)
“如果没有你讲解,这些星星对我来说就只是漂亮的光点而己。”
“知识本身就在那里,我只是帮你打开了那扇窗。”
(内心:多么道貌岸然的谎言!我打开的何止是窗?我是在按照图纸,为她精心建造一座名为‘崇拜’的囚笼!)
那种“不忍”的感觉并未随着天文馆之旅的结束而消散,反而像一种低烧,持续地灼烧着他的神经。每一次与林小溪接触,每一次接收到她那纯粹的、全然的信任信号,这种灼烧感就加剧一分。他像一个对某种物质既依赖又过敏的人,贪婪地汲取着那份能暂时缓解他内心荒芜的“温暖”,却又被随之而来的道德排异反应折磨得痛苦不堪。
深夜,书房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台灯,将陈序的身影拉长,扭曲地投在冰冷的墙壁上。窗外是都市永不熄灭的霓虹,映得夜空一片诡异的昏黄。他刚刚结束与林小溪的线上聊天,她发来了一长串对今天所见所闻的感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感激和“又学到了新东西”的满足,最后以一个可爱的、抱着星星睡觉的表情包结尾。
他关掉聊天窗口,电脑屏幕短暂地暗了一下,随即自动亮起,显示着桌面。在一个不起眼的、命名为“学术资料-备份”的文件夹深处,有一个被他设置了隐藏属性的文件。
它的名字是:【LX_纯真攻略模型】。
这个文件名,像一枚淬毒的匕首,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视线。
他的呼吸骤然一窒。手指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不受控制地移动鼠标,光标悬停在那冰冷的文件名上。双击。
文件打开了。里面不是杂乱无章的文字,而是一个结构清晰、分类明确的数据库和行动日志。
个体基础属性分析:LX,女,20岁,认知水平(中等偏上,可塑性强),情感模式(单纯,依赖型,高信任阈值)……
刺激-反应记录库:
刺激源:提供超出其认知边界的智识点(如哲学概念、艺术流派解析)。预期反应:崇拜、求知欲提升。实际反应:符合预期,反馈强度+15%。
刺激源:在其能力薄弱领域提供有效帮助(如晚宴指南、演讲结构梳理)。预期反应:依赖、感激。实际反应:符合预期,反馈强度+20%。
刺激源:引导接触高阶社交文化场景(音乐会、私人画展、学术引荐)。预期反应:开拓视野,强化“引领者”形象。实际反应:符合预期,反馈强度+25%。备注:目标将“设计”完全解读为“善意”,存在认知偏差,可利用。
阶段性策略评估:“繁华世界”展示阶段己完成,目标依赖度与崇拜感己达峰值。下一阶段策略:“推拉”技巧应用(己取消,原因:内部阻抗-代码Error:Moral_Overload)。需重新评估策略路径。
卦象关联备注:本关系起卦得“天火同人”?,卦象吉,“与人同心,利涉大川”。与实际进展存在显著悖论。疑为解读维度偏差或时机未至。
一行行,一列列,冰冷的数据,精准的记录,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他将一个活生生的、对他报以最纯粹善意的女孩,像解剖青蛙一样,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量化的参数,一条条可以预测的反应曲线,一套可以执行的策略步骤。
“存在认知偏差,可利用。”
这七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他的视网膜上。
他享受着她的崇拜,记录着她的依赖,甚至在她那声“你这样想,不累吗?”的质问后,还在冷静地备注“内部阻抗”,将其视为一个需要处理的“系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