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生产线我安排了工人加班加点,24小时不间断轮工,联系了多方供应商购买设备,最终在昨天完全改好,今天也是刚刚向上面申请检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投入大批量生产了。”
“你不用解释这么多。”
沈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光说有什么用?带林总去看看啊!”
“啊?好的!”
小李心头一颤,赶忙引领着林深和沈韵走向生产区的最里面。
不同于周围正在作业的流水线,其中的一个中小型车间似乎停工了。
它占地面积约四百平左右,内部包含了各种崭新的仪器和设备。
“这里就是我们改良完成后的宠粮生产线。”
小李叫来一旁陪同的男人介绍道。
“他就是这个车间的负责人王辛,王辛,你给林总和沈总介绍一下吧。”
“好的。”
相较于小李的油腔滑调,王辛因为年轻,似乎刚进入社会,态度就显得不卑不亢。
甚至他还主动微笑着详细自我介绍了一番,似乎想要在沈韵的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
“沈总好!林总好!我叫王辛,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加工专业,硕士学历,毕业论文的课题就是‘宠粮生产线的数字化逻辑’,由我来给您二位介绍一下这些机械和设备在生产线中的作用。”
“首先就是这台超微粉碎机,针对需要高消化率的宠粮,它可以做到将原料粉碎至200目以上,提升口感的细腻度。”
“这是一台双轴桨叶的混合机,它通过桨叶正反旋转的方式,将粉碎后的谷物、肉类粉、维生素、矿物质等原料均匀混合,混合均匀度可达95%以上,避免营养成分分布不均匀。”
“接着是这台……”
在王辛的介绍和带领下,林深算是大体了解了整个宠粮生产线的具体构造。
看起来设备繁多,机械复杂,但实则一共就三步。
第一步,通过粉碎和搅拌等设备处理原材料。
第二步,制作宠粮。
第三步,后续的干燥、冷却以及打包等。
步骤格外简单。
尤其是王辛讲述时的条理非常清晰,一看就是全程参与了整个生产线的改工。
甚至他还能说出前后不一样的点,以及购买了那些新的设备和仪器。
这让林深颇为满意地频繁点头,对他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
实干型人才!
真不愧是从全国食品加工专业a++学校出来的高材生,确实有几把刷子啊!
“您看,如果该生产线投入生产的话,时产量大约在1-3吨左右。”
参观的最后,王辛用自己办公室的电脑给林深和沈韵演示了一下整个生产线运作时的3d动画,顺便给出了大模型预测出的生产效率。
“挺好的。”
林深忍不住赞叹一句,旋即看向身旁的沈韵调侃道。
“能力这么强的人,记得给他加工资。”
“当然了。”
沈韵对王辛也是颇为欣赏。
“小王,辛苦你了,如果这条生产线没问题的话,后续可能还会让你负责几个车间,到时候岗位也可以往上调一调。”
“不辛苦!谢谢沈总您的赏识!”
向沈韵道谢的同时,王辛也没忘记提点自己的林深,于是向他深深鞠了一躬,眼神中充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