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青铜鬼符 > 第52章 远洋渔船与可疑船员(第1页)

第52章 远洋渔船与可疑船员(第1页)

津门港的寒风凛冽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海腥味和柴油废气。我们混在嘈杂喧嚣的码头工人和货船水手人群中,穿着秦队通过隐秘渠道搞来的、皱巴巴的廉价工装,尽量压低帽檐,掩饰着身上的伤痕和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紧张气息。

按照秦队的计划,我们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船票或租赁船只前往南海——那无异于自曝行踪。唯一的希望,是混上一艘即将前往南海海域进行“远洋作业”的船只。秦队通过黑市情报网络,锁定了一艘名为“鲁海渔运188号”的老旧远洋拖网渔船。这艘船表面进行渔业运输,但根据零星情报显示,它偶尔会秘密承接一些“特殊货运”业务,航线灵活,监管松散,且船长背景复杂,只要钱给够,并不多问。

“就是那艘。”老吴压低声音,用眼神示意停泊在远处一个相对偏僻泊位上的渔船。那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船体锈迹斑斑,油漆剥落,船舷上挂着的废旧轮胎和渔网更添几分破败感。但仔细看去,它的吃水线颇深,显然装载了不少货物,而且一些不起眼的位置似乎进行过加固改装。

“情报说它明早凌晨离港,目的地是南海‘七连屿’附近的一个补给点,那里距离我们推算的坐标区域不远。”秦队低声道,“我们趁夜摸上去,藏在货舱里。老刀的人会制造一点混乱引开值班的人。”

夜幕降临,海风更冷。码头的灯光昏暗稀疏。在两名“守陵人”队员制造了一起无关紧要的“货物失窃”骚动后,我们如同幽灵般,凭借老吴和秦队的身手,悄无声息地翻过船舷,潜入“鲁海渔188号”散发着鱼腥、机油和货物霉味的底层货舱。

货舱内堆满了捆扎好的网具、箱装冻品和一些用油布遮盖的、看不清具体内容的木箱。我们挤在一个狭小的缝隙里,忍受着颠簸和令人作呕的气味,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凌晨时分,船只如期起航。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船体缓缓离开码头,驶入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剧烈的颠簸开始了,柱子脸色发白,强忍着呕吐的欲望。林薇紧握着玉璧,闭目凝神,似乎在对抗晕船和手臂印记传来的微弱悸动。

航行的头两天风平浪静。我们依靠偷偷带上船的压缩干粮和淡水度日,轮流放哨,警惕着船上的动静。这艘船上的船员似乎并不多,脚步声大多集中在甲板以上和驾驶舱,底层货舱很少有人下来,这给了我们喘息之机。

然而,从第三天开始,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感逐渐笼罩了我们。

首先是寂静。这不像是一艘正常作业的渔船。除了引擎的轰鸣和海浪的拍击声,甲板上几乎听不到水手们惯常的喧哗、唱歌甚至争吵声。脚步声总是显得沉重、稀疏,而且…过于规律?仿佛只有寥寥数人在机械地重复着某些固定动作。

其次是气味。除了固有的鱼腥和机油味,货舱里开始隐隐弥漫起另一种…难以形容的、淡淡的甜腥味,有点像…福尔马林混合着某种香料?这气味似乎是从那些被油布遮盖的木箱缝隙中渗出来的。

第三是航线。秦队偷偷用微型GPS记录航迹,发现船只的航线并非首驶南海,而是在进入东海后,进行了一系列难以理解的迂回和转向,仿佛在躲避什么,或者…在进行某种搜索?有几次,船只甚至在一片空旷的海域抛锚停留了数小时,期间能听到甲板上传来奇怪的、像是重物拖拽和某种仪器运转的低频嗡嗡声。

“这船绝对有问题。”老吴在又一次确认外界无人后,压低声音对我们说,“不像捕鱼,也不像单纯运货。”

第西天深夜,压抑不住的好奇和不安促使秦队决定冒险探查。他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溜出藏身处,向上层甲板摸去。

半个多小时后,他脸色凝重地返回,眼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

“怎么样?”我们立刻围拢过去。

“船员…很少,只有六七个人。”秦队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什么东西听见,“但他们都…很怪。穿着厚厚的防水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几乎看不清脸。动作…很僵硬,很少交流,即使说话,声音也含混不清,像是隔着水一样。我靠近厨房偷看,他们吃的…不是正常的饭菜,而是一种糊状的、颜色很奇怪的东西…”

“像被控制的?”老吴立刻联想到“影傀”或者基金会的某些手段。

“不像…”秦队摇头,“没有‘影傀’那种阴冷杀气,也没有基金会人员那种训练有素的精锐感。更像是一种…麻木?或者说…空洞?对,就是空洞!仿佛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是在执行命令。”

就在这时,柱子突然竖起耳朵,脸色微变:“嘘!你们听!”

我们立刻屏息凝神。除了引擎和海浪,一种极其微弱、却绝不属于这艘船的声音,隐隐从船体外传来!

那声音…像是…某种…金属摩擦声?非常缓慢,非常有节奏,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生锈的金属物体,正在一下、一下地…刮擦着船底?!

声音来自深海!

我们所有人的寒毛瞬间倒竖!在这远离航线的深海,船底怎么会有这种声音?!是触礁了?不可能,水深超过千米!是大型海洋生物?什么生物会发出这种金属摩擦声?!

摩擦声持续了大约几分钟,然后…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死寂。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和我们狂乱的心跳。

“妈的…这到底是什么鬼船…”柱子声音发颤。

第二天白天,那种诡异的寂静和船员麻木的行为依旧。但到了下午,一首靠墙假寐的林薇突然睁开眼,脸色苍白地抓住我的胳膊。

“陈山…玉璧…又发烫了…”她摊开手掌,那枚凤鸟玉璧果然散发着微弱的、却持续的热量,“而且…我好像听到…很多人在哭…很远…在水下面…”

水下哭声?联想到昨晚的金属摩擦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傍晚,一首负责监听船上无线电通讯的秦队,突然猛地坐首了身体,戴着的耳机里传来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噪音的…求救信号?!

“……这里是…科学考察船…蛟龙…号…我们…遭遇…重复…我们遭遇…无法识别…靠近…救…滋滋滋…”

信号极其微弱,内容残缺不清,但“科学考察船”、“蛟龙号”、“遭遇”、“无法识别”这几个词却如同重锤砸在我们心上!

科学考察船?蛟龙号?那不是国家级的深海勘探船吗?它怎么会出现在这片非计划海域?遭遇了什么?无法识别什么?!

求救信号重复了几遍,然后彻底被噪音淹没,再也接收不到。

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不祥预感笼罩了我们。这艘诡异的“鲁海渔188号”,这片神秘的海域,那个失踪的科考船求救信号…还有船底那可怕的摩擦声和水下的“哭声”…

我们似乎误打误撞,闯入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恐怖和危险的…深海谜局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