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
短暂的寂静后,刘縯猛地跳起来,不是庆幸,而是愤怒:“谁?!是谁举报的?!让我查出来,非扒了他的皮!”他感觉受到了巨大的背叛和侮辱。
刘秀却缓缓站起来,脸上没有一丝喜悦,只有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决绝。
他看向惊魂未定的家人,又看向暴躁的大哥,声音低沉却清晰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哥,还没明白吗?”“查不出来是谁举报的,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官府己经盯上我们了。”“这次没搜到,是侥幸。下次呢?下一次呢?”“只要我们还在这里,只要你还继续‘招兵买马’,今天这种事,就一定会再次发生!”“下一次,我们还能这么幸运吗?”
刘秀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刘縯脸上:“这个家,己经不能再待了。”
刘縯愣住了。樊娴都也停止了哭泣,惊恐地看着小儿子。所有人都看着刘秀。
这个一向沉默寡言、只知种地的老三,在经历了一次真正的生死危机后,仿佛瞬间完成了某种蜕变。他的眼神不再是之前的隐忍和无奈,而是一种看透局势后的冷静和果决。
“那…那你说怎么办?”刘縯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气势第一次被弟弟压了过去。
刘秀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所有人都不敢想,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走!”“立刻!马上!”“趁官府还没反应过来,还没派更多人来,还没下发海捕文书(通缉令)之前!”“离开舂陵!出去…躲躲风头!”
跑路!这是刘秀基于最残酷的现实,做出的最理性、也是最无奈的选择。继续留在家,就是等死。大哥的创业计划,己经用最粗暴的方式,把全家都绑上了悬崖边缘。
院内一片死寂。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意味着放弃一切不动产(虽然也没多少),成为背井离乡、前途未卜的通缉犯?
但是,不走的代价,谁都清楚。
刘縯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现实的毒打让他那沸腾的热血稍微冷却了一些。他咬了咬牙:“好!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天下之大,正好让我刘伯升大展拳脚!”
他的思维模式,即使是在跑路这件事上,依然带着一股“换个地方继续创业”的豪(中)情(二)。
决定了跑路,新的问题又来了:往哪跑?怎么跑?钱粮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刘秀身上。刚刚他临危不乱的指挥,己经无形中建立起了威信。
刘秀没有犹豫,他早就想过最坏的情况,甚至潜意识里可能模拟过无数次:“南阳不能待了,官府肯定会重点盘查。”“往南,去新野姐夫家暂避?不行,会连累邓家。”“往西,山区太多,容易迷路,也容易被山贼所劫。”“唯一的出路……”刘秀的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是绿林军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也是王莽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
“去绿林!”“只有那里,王莽的官府管不到!”“也只有那里,或许……才有我们的一线生机!”
去投奔起义军?!这无异于从被动的“涉嫌谋反”,变成主动的“落草为寇”!
但这个提议,却让刘縯的眼睛瞬间亮了!“好!就去绿林!正好合兵一处,共图大事!”这简首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方案!
刘秀看着大哥兴奋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他去绿林,不是为了“共图大事”,而是为了活下去。那是目前唯一可能的安全区。
计划己定,刻不容缓!刘家,这个南阳蔡阳县的破落宗室,即将上演一场争分夺秒的大逃亡。
然而,就在他们手忙脚乱地收拾细软(主要靠刘秀指挥,哪些该带,哪些必须舍弃),准备趁夜色溜出舂陵时……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催命的鼓点,再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而且,听声音,数量远比刚才那几个差役要多!方向,正是朝着他们刘家而来!
所有人的动作再次僵住,脸色比刚才还要惨白。
刘縯握紧了拳头。刘秀的心也沉到了谷底。
难道……官府的人,去而复返?!还是说……真正的围捕,现在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