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天命之女 刘秀 fate > 第2章 VIP到待激活会员(第1页)

第2章 VIP到待激活会员(第1页)

第二章老刘家的辉煌与落魄:从VIP到待激活会员

书接上回。

咱们说到,天下大乱,王莽CEO把新朝集团这艘巨轮开得眼看要撞冰山。舂陵乡里,刘縯摩拳擦掌准备创业,刘秀埋头种田只想搞农业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这老刘家,到底啥来头?怎么就在这南阳蔡阳县的舂陵乡扎根了呢?这VIP会员资格,咋就混成了现在这“待激活”状态了呢?

这事儿,得从一根不太灵光的“进度条”和一次“替身上位”的狗血剧说起。

话说西汉景帝年间,后宫佳丽三千,景帝爷日理万机,KPI压力山大。某日,他翻牌子翻到了程姬。偏巧那日程姬身子不便,又不敢扫了皇帝的兴(那可是送命题),于是急中生智,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把自己身边一个姓唐的丫鬟(史称“唐儿”)涂脂抹粉,包装了一下,塞给了醉眼朦胧的景帝。

景帝那晚估计喝了点“茅台”(当时是黄酒),灯光也暗,没细看,稀里糊涂就完成了打卡任务。(此事堪称古代版“替身文学”经典案例,足以写进《后宫生存手册》。)

就这一次“美丽的误会”,播下了龙种。后来唐儿生了个儿子,取名刘发,被封为长沙王。

这位刘发同学,就是南阳这一支老刘家的首系老祖宗,刘秀和刘縯的N代曾祖父。

您看这出身,起点就不太主流,带点“替补席逆袭”的戏剧性。好在皇家认证,血统保证,算是拿到了家族集团的原始股,虽然持股比例不高,但股东名册上有名字。

但这股份吧,它稀释得快啊!而且遵循“无限裂变”模式。

汉朝搞“推恩令”,美其名曰“雨露均沾”,其实就是中央玩的“分而治之”高级阳谋。诸侯王的儿子们都能分地盘,一代一代分下去,王爷变郡王,郡王变侯爵,侯爵再往下…那就只剩个名头了。好比祖上留了1000万,十个儿子分,每人100万;每人再十个儿子分,每人10万;再分下去,每人1万…传到刘秀他爹刘钦这一代,好家伙,刨去两百年的通货膨胀和家族开销,购买力估计也就够在县城买个小户型,还是分期付款的那种,搞不好房贷还没还清。

所以,刘秀他们家这“皇室宗亲”的帽子,含金量己经低得可怜。平时走在街上,乡邻们客气点叫声“刘公子”,背地里估计都嘀咕:“啧,又一个吃老本的破落户,祖上阔过。”这就好比,你祖上是蓝V认证加黄V的超级大咖,传到你这,粉丝掉光了,作品没人看了,认证还没丢,偶尔能拿来唬唬不明真相的新网友,骗个关注啥的,但实际好处毛都没有,搞不好还得年年给平台交认证维护费(象征性的宗室义务),纯属负资产。

刘钦同志,作为一家之主,还是有点上进心的。他知道光靠祖宗名头混不下去,得自己支棱起来。于是努力读书刷题,寒窗苦读十几年,终于争取到了“察举”的机会(相当于过了公务员笔试面试),被外放当了个县令(县长)。

县令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放在中央,那就是个基层干部,开会坐最后一排那种;但在地方上,那也是父母官,实权派,掌管一县刑名钱谷,妥妥的中产阶级以上,能维持一家老小的体面生活,偶尔还能吃点地方特产(合法俸禄范围内),日子也算有奔头。

如果天下太平,刘钦同志大概率会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捐绩效,搞民生,干得好或许还能升迁郡里,运气爆棚没准能混个郡守(市委书记级别)。那么刘秀兄弟几个,就是标准的官二代,虽然不算顶级纨绔,但靠着老爹的人脉资源,谋个一官半职,或者当个地方名流,娶个门当户对的媳妇,问题不大。刘秀或许就能安心搞他的“农业科研”,没准真能成为一代“神农氏”,写本《南阳农书》什么的。

可惜,历史剧本不按套路出牌,就喜欢给这种“岁月静好”的剧本里加猛料。

刘钦是个好官,但可能也是个工作狂,或者当时医疗条件实在太差(汉朝人均寿命不高)。他年纪不大,就因病去世了。(用现在的话说,还没享受到退休生活,就先因公殉职——或者积劳成疾——嗝屁着凉了。)

顶梁柱一倒,刘家这天,“轰隆”一声,就塌了半边。

刘钦死后,家里没了固定收入来源。那点微薄的遗产和县令的抚恤金,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妻子樊娴都(家庭主妇,无收入),三个儿子——大哥刘縯(愤青,无业)、二哥刘仲(老实人,无业)、老三刘秀(学生待业青年),还有三个女儿(刘黄、刘元、刘伯姬,都是吞金兽)。

这日子,瞬间就从小康水平“自由落体”式滑落到了贫困线边缘,甚至以下。家庭经济指数首接跌停板。

樊娴都一个寡妇,带着六个未成年孩子(当时刘秀他们应该都还不大),那日子过得叫一个艰难。估计没少偷偷变卖首饰嫁妆,或者回娘家求援(樊家也是当地大户,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帮衬有限,而且看这落魄样子,娘家兄弟脸色估计也不会太好)。平日里肯定是精打细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时候,他们兄弟几个的童年性格,就初步显现了,堪称“性格决定命运”的早期案例研究。

大哥刘縯(伯升):典型的“长子综合征”加重度中二病晚期患者。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不仅没让他感到自卑或压力,反而可能更加激发了他的逆反心理和野心(类似于“莫欺少年穷”的网文男主心态)。他大概觉得:“老天爷这是要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空乏我身…行拂乱我所为!总之,我是天选之子,要干大事的!这破家有什么好守的!”他懒得理会家里的柴米油盐,整天就想着结交豪杰,谈论天下大势,恢复祖上荣光。在家估计就是个甩手掌柜,油瓶倒了都不扶,还嫌碍事。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个“梦想型创业者”,天天画大饼,PPT做得贼炫酷(口头上的),但缺乏具体执行方案(没钱没粮),且不顾家底薄厚(风险极高)。他的社交圈,估计都是些地方上的游侠儿、亡命徒、或者同样不得志的破落贵族,整天聚在一起不是吹牛就是密谋,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母亲樊娴都估计没少为他操心,生怕哪天官府就来抓人。

二哥刘仲:史书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堪称“透明人”担当。估计是个老实巴交、性格内向、存在感不强的孩子。这种性格在乱世中,通常属于“随大流”型。大哥闹腾,他就跟着大哥,充当摇旗呐喊的小弟;三弟种地,他估计也能搭把手,干点体力活。属于团队里的“老实人”担当,没啥主见,但执行力还行,让干啥就干啥,是兄弟冲突中天然的“缓冲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