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铁血狼啸电视剧演员 > 第108章 冰原寻港暗夜微光(第1页)

第108章 冰原寻港暗夜微光(第1页)

议事厅内的决策很快化为一道道具体的指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北安道这台日益庞大的机器中激起层层涟漪,迅速传导至各个角落。

墨非一头扎进了格物院最深处的工坊,那里堆积着各类关于船舶的残缺古籍、沿海渔民口述记录的航行笔记,以及他根据萧绝那些超越时代的模糊概念所绘制的草图。炉火日夜不熄,敲打声、争论声不绝于耳。缩小比例的船模在一个新开辟的小水池中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模拟着风浪的冲击。老工匠们皱着眉头计算着龙骨强度与风帆面积的最佳配比,年轻学徒们则兴奋地尝试着各种密封船缝的新材料。一种专注于远洋、载重量更大、结构更坚固的“海鹰级”帆船的设计,在无数次的失败与调整中,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墨非的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近乎痴迷的光芒,仿佛己经看到了那巨舰劈波斩浪的雄姿。

薛九的动作同样迅捷而隐秘。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通过江湖上特有的、曲折而隐蔽的渠道,将招募的信息悄然散布出去。目标明确:精通水性、善于操舟者优先;有过海上经历,哪怕只是走私贩私者亦可;熟悉各地方言、善于与人打交道者有用;甚至那些被通缉、有案底、走投无路但有一技之长的亡命徒,也在考虑之列。许诺的报酬丰厚得令人咋舌,并且暗示了事情办成后,或许能洗白身份,在北安道谋个正经出身。消息像暗流一样,在码头酒馆、渔村陋巷、乃至某些见不得光的地下市场中传播,吸引着那些渴望冒险、渴望翻身、或单纯渴望活下去的视线。薛九则坐镇临川,通过特殊方式接收着各方反馈,那双老辣的眼睛,试图透过文字和口信,分辨着每一个潜在人选的可信度与价值。

而压力最大的,无疑是苏婉。开辟新航路,建立港口基地,这每一项都需要海量的资源投入。她面前的账册仿佛永远也翻不完,算盘的噼啪声在总管值房内响到深夜。她必须像最吝啬的守财奴一样,仔细检查每一笔支出,权衡每一项需求的轻重缓急。春耕的种子农具不能动,军队的饷银装备不能减,工匠坊的材料供应必须保障…她能挤压的,只有那些非紧急的建设项目和府衙自身的用度。

“王爷,这是初步核算。”苏婉将一份清单呈给萧绝,上面罗列着能够勉强抽调出来的资金、物资和人力,数字紧巴巴的,甚至有些可怜。“根据零散情报,东北沿海冬季封冻严重,夏季则多雾风暴,真正适合动工建设的窗口期很短。我们必须一击即中,尽快找到最合适的港口位置,否则拖到明年,耗费更大。”

萧绝看着清单,眉头微蹙,但并未责怪。他知道这己是苏婉竭尽所能的结果。“人选定了吗?”他问道。派遣谁去执行这前期勘探的重任,至关重要。此人需胆大心细,能吃苦,懂堪舆,还要善于与可能遇到的陌生部落打交道。

“定了。”苏婉显然早有考量,“格物院的副执事,赵铭川。他原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的主事,因不善钻营被排挤,流落至北安道投效。此人精通算学、堪舆,对水利、建筑均有涉猎,且为人踏实肯干,曾参与过淬锋谷初期的规划。此次墨非院长研制新船,他也出了不少力。臣妾以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铭川…”萧绝回忆了一下,印象中是个沉默寡言、总是埋头于图纸和计算的中年人。“好,就是他。让他挑几个得力助手,再从潜龙卫中抽调一队精锐好手随行保护。告诉他们,此行凶险,不求速成,但求稳妥,务必详细记录水文、地形、气候、以及沿途部落风情。所需物资,按最高标准配给。”

“是。”苏婉点头应下。

三日后,一支由二十余人组成的勘探小队,在赵铭川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临川城,冒着凛冽的寒风,向着东北方向那片未知的荒原进发。他们携带了精心绘制的(尽管大部分区域仍是空白)、充足的干粮、药品、御寒衣物、勘测工具以及用于与部落交易的盐块和布匹。队伍中的潜龙卫士兵们眼神锐利,警惕地注视着西周白茫茫的雪原。

路途比想象中更加艰难。积雪没膝,寒风如刀,经常走了大半天,地图上的位置却似乎没有移动多少。他们依靠星象和简陋的指南针辨别方向,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偶尔能遇到极少数以狩猎为生的林中部落,语言不通,对方往往充满警惕甚至敌意。赵铭川谨记使命,并不主动冲突,而是尝试通过赠送盐块和展示友好姿态来慢慢沟通。有时能换来一夜借宿和些许情报,有时则只能远远避开。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传说中那片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无边无际的深蓝色海洋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与灰白色的天空连成一片,显得无比荒凉、肃穆而壮阔。狂风卷起冰屑,发出凄厉的呼啸。

赵铭川顾不上疲惫,立刻带领助手们开始工作。他们寻找避风的湾口,测量水深(需凿开厚冰),记录潮汐痕迹,考察周边地形是否适合建立营垒和未来的港口设施。天气恶劣,工作进展缓慢,手指经常冻得失去知觉。

一天傍晚,就在他们驻扎在一个背风的小海湾,试图生火取暖时,负责警戒的潜龙卫队长突然发出了警报。只见远处的冰面上,出现了一群穿着厚厚兽皮、手持骨矛和简陋弓箭的人影,正呈扇形缓缓逼近。他们身材不高,但极其敦实,面容被风霜刻满皱纹,眼神如同这冰原上的野兽,充满了警惕和一种原始的野性。

是当地的土著部落!人数看上去有数十人之多。

“戒备!”潜龙卫队长低喝一声,士兵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迅速组成防御阵型,弩箭上弦,锋利的军刺在夕阳余晖下闪着寒光。

赵铭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记住萧绝和苏婉的嘱咐。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上前几步,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武器,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块用油纸包好的、北安道特产的“霜晶”雪盐,小心翼翼地放在面前的冰面上,又退后几步。

对方队伍中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显然认出了那是极其珍贵的盐。为首的一个老者,脸上涂着神秘的油彩,目光在盐块、赵铭川以及那些一看就不好惹的士兵之间来回扫视,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气氛紧张得仿佛凝固了。寒风刮过,卷起雪沫,发出呜呜的声响。

良久,那老者缓缓走上前,弯腰捡起了盐块,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入口中,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一下。他抬起头,盯着赵铭川,用生硬无比、夹杂着大量手势的语言,断断续续地说了几个词。

随行中一名对周边部落语言略有研究的助手紧张地翻译道:“他…他好像在问…我们…从哪里来…来做什么…”

赵铭川心中稍定,至少对方愿意沟通。他同样用极其缓慢的语速,配合着手势,试图表达善意和来意:寻找一个可以停泊大船的地方,交换货物,没有恶意…

沟通极其困难,往往一个简单的意思需要反复比划半天。冰原上的夕阳渐渐沉入海平面以下,气温骤降。那老者似乎最终做出了判断,他挥了挥手,让身后那些紧张的族人稍稍放松了武器。然后,他指了指某个方向,又指了指赵铭川带来的布匹,做了一个睡觉和交换的手势。

“他好像…邀请我们去他们的营地过夜?可以用布匹交换…”助手不确定地翻译道。

去?还是不去?深入陌生部落的营地,无疑是极大的冒险。但这也是获取情报、建立联系的绝佳机会。

赵铭川看着眼前这些在严酷环境中挣扎求生的面孔,又看了看身后疲惫却依旧警惕的同伴,咬了咬牙。

“告诉他们,我们愿意去做客,但只能去少数人。并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拥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也有保护自己的力量。”他沉声道。

这或许是一个危险的开始,但也可能是…北安道通向海洋的第一缕微光,正在这冰原的暮色中,艰难而闪烁地亮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