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褪尽,凛冬的寒意如期而至,再次笼罩了北安道的山川原野。寒风呼啸着掠过临川城头新修补的垛口,卷起零星雪沫。然而,与去岁此时全城戒严、军民枕戈待旦的紧张压抑截然不同,今年的冬天,临川城内虽然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踏实感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活力。
西线的烽火暂告平息。在阿默的精准打击和薛九师徒凭借其江湖诡道之术悄然西行、深入西域的双重努力下,那些如同跗骨之蛆的匪徒或被歼灭,或闻风远遁,通往西域的商路正在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虽然来自中原的商业围剿和经济打压仍在持续,如同阴云不散,但在钱通携带重金与使命南下开辟新渠道、海路探索者不断从沿海传回或好或坏的消息、以及北安道自身“安记”工坊开足马力内部挖潜的多管齐下之下,最艰难、最捉襟见肘的时期似乎正在缓慢地渡过。镇北王府的财政账簿上依然赤字醒目,每一文钱都需要精打细算,但至少,库房里有了足够的粮食和越冬物资,将士们的饷银和抚恤得以按时发放,不至于陷入无米下锅的绝境。
淬锋谷内,格物院的工棚里炉火日夜不熄,新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那艘寄托着未来海路希望的新式海船,己经完成了前期的所有论证和模型测试,开始了实船的龙骨铺设,巨大的木材被工匠们精心刨削组合,散发出松木和桐油的香气。城外划出的木棉试验田完成了第一次收获,洁白的棉絮虽然产量不高,棉桃也远不如南方,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证明了这片土地拥有孕育更多可能的潜力。军校场上,新招募的士兵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在呵气成霜的严寒中刻苦操练,刀枪碰撞声和脚步声显得格外铿锵。遍布城内的各个工匠坊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织机的嗡鸣声、以及试验新设备时偶尔传来的怪异声响,交织成了一曲充满生机的冬日乐章。
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北安道这艘大船,正缓缓驶出风暴区,朝着更广阔的水域平稳前进。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日渐向好的平静氛围之下,一则通过“蛛网”最隐秘渠道、不惜动用数条埋藏极深的暗线才从京城送出的消息,被老秦面色凝重地送到了萧绝的书案上。
消息的内容简短而骇人,字里行间却仿佛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
太子一党因在北安道问题上接连受挫——无论是试图压制封赏、还是暗中进行商业绞杀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萧绝的声望如日中天——己然引起了皇帝的极大不满。这种不满,在王焕等清流官员看似无意、实则精准的持续进言下,正变得日益明显和公开化。东宫的地位,感受到了自册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动摇和危机。
为此,太子及其背后以周廷玉为首的母族势力正在积极密谋,筹划一场极为重要的“大婚”——即为太子选定一位家世显赫、实力雄厚的正妃。其目的绝非简单的婚嫁,而是试图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捆绑一个强大的外戚家族,构建一个更加稳固的利益同盟,以此来巩固太子岌岌可危的地位,对抗来自皇帝和朝野各方的压力。
而他们选中的目标,经过多方权衡和激烈博弈,可能性极大的,是镇守西南边陲、手握重兵、堪称一方诸侯的靖国公——郭骁!
“靖国公郭骁…”萧绝的手指无意识地、有节奏地敲击着坚硬的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这个名字,代表着大夏王朝西南方向的绝对权威。郭骁此人,戎马半生,性格刚愎自用,掌控欲极强,麾下十万西南边军骁勇善战,且长期与境外土司、小国作战,堪称一支虎狼之师。更关键的是,郭骁野心勃勃,向来与以萧绝外祖父为代表的旧镇北一系将门关系不睦,政见多有龃龉。
若太子真的与郭家联姻成功,其意义远超一桩普通的皇室婚姻。这将意味着太子瞬间获得了一个实力极其强悍的军事外援,拥有了首接干预地方军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其他边将的底气。朝堂之上本就微妙的平衡将被彻底打破,皇权、东宫、与外戚武将的结合,将形成一股足以碾压任何反对力量的恐怖联盟。
届时,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他这个功高震主、手握精兵、且与太子素有旧怨的“镇北王”!届时,他将面临的恐怕就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围剿和西域的骚扰,而是来自帝国最高权力层的、赤裸裸的、全方位的政治打压甚至军事威胁!
山雨欲来风满楼。窗外,雪花开始悄然飘落,将临川城逐渐染上一层素白。这洁白的雪景,此刻在萧绝眼中,却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加酷烈的政治寒冬。眼前的宁静与祥和,或许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短暂而脆弱的假象。来自朝堂权力最深处的寒意,远比北地最凛冽的风雪更加刺骨,更加致命。
萧绝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凝视着窗外纷飞的雪花,目光穿透雪幕,变得无比深邃而锐利。
他不能再有任何迟疑,也不能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发展。时间,突然变成了最奢侈的东西。他必须更快,更果断!在太子完成与郭家的政治捆绑和战略布局之前,他需要拥有更强大的、足以让任何人投鼠忌器的实力;他需要寻找和缔结更多潜在的、或明或暗的盟友;他更需要…一个能够打破眼下僵局、甚至搅动天下大势的契机!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场即将席卷整个大夏王朝最高权力层的巨大风暴,此刻正在无人察觉的深宫与府邸之中,悄然酝酿,积蓄着足以改天换地的恐怖力量。而身处风暴眼的萧绝,己然感受到了那迫在眉睫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