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砚的风水 > 第108章 广州乘船赴南海(第1页)

第108章 广州乘船赴南海(第1页)

民国十七年深秋,广州港的码头被咸湿的海风裹得发烫。沈砚之跟着沈竹礽、阿妹穿过拥挤的人流时,裤脚都被汗浸湿了——码头上到处是扛着货箱的脚夫,他们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渗着汗珠,喊着“让让嘞”的号子,脚下的木板路被踩得“吱呀”响。空气中混着鱼腥味、船用煤烟味,还有远处糖水铺飘来的姜撞奶香气,热热闹闹地裹着人往前走。

赵组长的介绍信叠在沈竹礽贴身的衣袋里,边角被体温焐得发软。他们要找的“福顺号”客船就泊在三号泊位,船身是深褐色的木质结构,桅杆上挂着褪色的蓝布帆,几个船工正站在船舷边,用长绳把一筐筐咸鱼往船上吊。

“同志,麻烦出示下介绍信。”售票窗口后的汉子穿着藏青色短褂,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肌肉。他接过沈竹礽递来的信,眯着眼看了半天,手指在“赵敬山”三个字上蹭了蹭——那是赵组长的名字,在广州港的船运圈子里还算有些分量。汉子抬头扫了三人一眼,目光在沈竹礽怀里鼓囊的衣袋上顿了顿,却没多问,只从抽屉里拿出三张泛黄的船票,“福顺号,明天卯时开船,上层舱靠窗的位置,清净。”

沈砚之接过船票,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上面印着模糊的船名和航线,角落还盖着个红色的印章。“谢谢师傅。”他把船票小心地塞进钱袋,又摸了摸衣兜里的青釉瓷罐——雄黄膏还在,辛辣的气味隔着瓷壁隐约能闻到,让他心里踏实了些。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码头就热闹起来。“福顺号”的汽笛“呜——”地响了一声,震得空气都在颤。沈砚之背着行李,跟着沈竹礽和阿妹踏上跳板,跳板晃悠悠的,他下意识地抓住阿妹的胳膊,阿妹笑着拍了拍他的手:“别怕,这船稳得很,比长沙的乌篷船安全多了。”

上层舱果然清净,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木桌,每张桌旁有西个板凳。沈砚之抢先坐在窗边,推开木窗,海风一下子灌了进来,带着咸湿的气息,吹得他头发都飘了起来。他探头往外看,只见码头上的人影渐渐变小,岸边的椰子树像一排排绿伞,随着船的移动往后退去。

“第一次见海吧?”阿妹放下背上的药篓,从里面掏出个竹编的小筐,里面装着晒干的柠檬片,“海风吹久了容易渴,泡点柠檬水喝,还能防晕船。”她一边说,一边往陶碗里放了两片柠檬,又倒了些开水,水汽裹着柠檬的清香飘出来。

沈砚之点点头,眼睛还盯着窗外——海水是极深的蓝,像是被墨染过,又透着点绿,阳光洒在海面上,碎成一片一片的金箔,随着波浪晃来晃去。远处有几艘小渔船,像叶子一样飘在海上,渔民们站在船舷边,手里的渔网抛出去,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又落回海里。“原来大海这么大。”他轻声说,伸手去摸窗外的海风,指尖只碰到一片凉丝丝的。

沈竹礽靠在桌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青铜令牌。令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原本模糊的刻字此刻看得格外清楚——纹路里藏着细小的星点,像撒在黑夜里的星星,中间的缺口边缘,还刻着一道浅浅的弧线,和阿妹手里的航海图似乎能对上。“阿妹,把你的图拿出来看看。”他朝阿妹递了个眼色。

阿妹放下陶碗,从药篓最底层摸出一张航海图。那图是手绘的,用的是厚牛皮纸,边缘被磨得有些毛糙,上面用墨线画着航线,还用朱砂标了几个红点。她把图铺在桌上,用石块压住西角,“你看,咱们从广州出发,先往南走,绕过琼州海峡,到海南岛的文昌港,再从那里转小渔船去无名岛。”她手指着图上的一条虚线,“这段路大概要五天,要是遇到顺风,说不定能快些。”

沈砚之凑过去看,只见航海图的角落画着几颗星星,和青铜令牌上的星点形状很像。“这星星是干什么用的?”他指着图上的星纹问。

“是用来辨方向的。”阿妹笑着说,“海上没有路,白天靠太阳,晚上就靠星星。这几颗是北斗七星,找到它们,就能找到北极星,顺着北极星的方向,就不会迷路了。”她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太阳,“现在太阳在东南边,船往南走,方向对的。”

沈竹礽指尖蹭过令牌上的星点,又对照着航海图上的朱砂标记,“这令牌上的纹路,说不定和无名岛的位置有关。赵组长说,残页上写着‘星引归墟’,大概就是靠这些星纹找路。”他把令牌递给沈砚之,“你摸摸,这纹路里的星点,摸起来像是凸出来的,不像是刻上去的。”

沈砚之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面,那些星点果然是凸起的,细小却清晰,像是天然长在上面的。“真神奇。”他小声说,把令牌还给沈竹礽,“咱们一定要找到另一半令牌,解开归墟的秘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