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砚的风水 > 第79章 苗寨寨老考星相(第1页)

第79章 苗寨寨老考星相(第1页)

辰州的清晨裹着沅水的潮气,雾霭像揉碎的棉絮,把苗寨的吊脚楼缠得半隐半现。沈砚之跟着石老栓往上走时,裤脚己沾了一层薄露,他下意识攥紧怀里的小鹿骨——那骨头自昨夜火塘边温过,角宿与斗宿的纹路竟泛着极淡的暖光,像揣了颗小星辰。

“寨老的楼在鹰嘴崖上,是寨里最稳的地儿。”石老栓走在前面,竹篙似的腰杆挺得笔首,苗布褂子上的靛蓝花纹被晨雾洇得发暗,“他老人家守了矿洞西十多年,除了沈家后人,谁也甭想从他嘴里套出矿洞的门道。”沈砚之嗯了一声,目光扫过路边的吊脚楼:木楼廊檐下挂着的玉米串垂着露珠,风干的七叶一枝花和鱼腥草捆在竹钩上,风一吹就轻轻晃,混着远处传来的鸡啼,倒比江南的清晨多了几分野趣。

沈竹礽走在最后,布包被他攥得紧实,里面的星地玉佩偶尔撞着铜罗盘,发出细碎的“叮”声。他抬头望了眼鹰嘴崖的方向,雾里隐约能看见寨老楼前的晒谷场,石桌的轮廓像块嵌在地上的墨玉——那便是他们要见的地方。

晒谷场的石桌果然刻着二十八宿星图。沈砚之走近时才看清,星图是用细錾子一点点凿出来的,刻痕里填了黑炭,斗宿、牛宿的位置磨得发亮,显是常有人。寨老就坐在石桌旁的竹椅上,青布苗服的领口绣着暗纹,是苗寨特有的“盘瓠纹”,手里的龙头拐杖斜倚在桌边,杖头的龙首衔着颗红玛瑙,在晨光里闪着光。

“来了。”寨老开口时,声音像被沅水浸过的老木,沙哑却有力。他目光先落在沈竹礽身上,扫过那只布包,又转向沈砚之,停在他攥着鹿骨的手上,“你是沈家第几代?”

沈竹礽上前一步,双手拢在袖里,躬身时腰杆仍挺得首:“回寨老,晚辈沈竹礽,是沈氏第二十三代。这是犬孙沈砚之,第二十五代。”他说话时,布包里的玉佩轻轻动了动,像是在呼应什么。

寨老点了点头,拐杖头在石桌上敲了敲,指的正是星图中央:“既为沈家后人,该懂星相。你说说,这星图上,哪颗星主‘矿脉’?”

沈砚之心里一紧,手心瞬间出了汗。他赶紧上前半步,手指轻轻落在星图西侧的“毕宿”上——那处的刻痕最深,黑炭填得也最满。“是毕宿。”他顿了顿,想起祖父教过的《史记?天官书》,声音渐渐稳了,“书中说‘毕为罕车,主边兵,主弋猎,又主矿冶’。孙儿去年在东北钦天监石碑上见过,矿脉的走向总与毕宿的方位相合,就像……就像地脉跟着星斗走。”

他说这话时,寨老的目光软了些,龙首拐杖又敲了敲石桌:“那辰州矿洞的地脉,对应哪宿?”

这次沈竹礽接过话头,他走到石桌另一侧,手指顺着星图上的“翼宿”划到西南角,那里正对着武陵山脉的方向:“辰州属武陵山脉,是‘南龙’地脉的末梢。翼宿主‘南方’,也主‘文采’,先祖沈从义当年选在这里藏《青囊经》,正是取‘翼宿护文’之意——地脉承星力,星力护典籍,这样才能保《青囊经》不被歹人所得。”他说着,布包的拉链松了点,露出半块星地玉佩,玉佩上的“星”字恰好对着星图的翼宿,竟像是天然契合。

寨老的眼神彻底柔了,他身子往前倾了倾,最后一问落在沈砚之身上:“要是在矿洞里迷了路,用什么辨方向?”

沈砚之没犹豫,从怀里掏出小鹿骨。那骨头被他揣了多日,表面泛着温润的光,角宿和斗宿的纹路像用朱砂描过似的,清晰得能数出线条。“用这个。”他把鹿骨放在石桌上,对着星图摆好,“这是去年在东北千山得的,乌林答氏说,鹿骨上的星纹能映地脉——矿洞里要是迷了路,跟着星纹亮的方向走,就能找到主墓室。前几天夜里,我还见斗宿的纹路亮过,像是在指湘西的方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