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晁盖并不怨恨吴用,他现在甚至都不怨恨宋江了,因为他看到了宋江三起三落的艰辛,也看到了宋江的百折不挠。
晁盖看向戴宗,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最让吴用不能忍受的就是,从高唐州回来时,不,是还在高唐州时,也就是宋江还没有将宋玉莲献给江鸿飞换来那九百个炼气士时,即宋江最虚弱时,晁盖没有果断火并了宋江,趁机吞并宋江手下的一众头领,错失良机。
路上,公孙胜灵力不支,又换戴宗用甲马带着公孙胜。
宋江听了大喜,便传将令,叫大小将校依令如此而行。
所以,他们希望宋江能够派人回去请公孙胜,让法师来对抗法师,至少别再像上次对上高廉那样他们这边一点抵抗之力都没有。
不多时,就见芒砀山上有三二十面锣声,震地价响。三个头领一齐来到山下,便将三千余人摆开。左右两边,项充、李衮。中间马上,拥出那个为头的好汉,正是骑在一匹黑马上的混世魔王樊瑞。
晁盖的表现,简直是愚蠢至极,根本就不是一个成大事之人该有的表现。
两边都是挠钩手,早把两个搭将起来,便把捆灵索绑缚了,解上山坡请功。
吴用眉头一皱:“不对,晁盖、公孙胜怎么能答应得这么痛快?莫非他们看宋江有可能成事,想要跟宋江一块走招安路线?”
宋江看准时机把鞭梢一指,三军一齐掩杀过去。
宋江也正是因为看出来了这一点,才让戴宗请吴用出面说服公孙胜前来帮他。
晁盖自知,他没有宋江聪明,也没有宋江的魄力和毅力,更没有宋江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李衮则说:“樊瑞那人,无我两个,如何行得?义士头领,若肯放我们一个回去,就说樊瑞来投拜,不知尊意若何?”
明知道宋江狼子野心,也不作为,似乎就在那里躺平等死。
其实吴用话里话外就两个意思:
第一个,晁盖和宋江还没分家,名义上宋江还是代表乃头山去吞并芒砀山的,这种情况下,宋江派人回来搬救兵,晁盖要是不让公孙胜去增援,传出去,别人就会说晁盖不讲义气,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没有胸怀,也就是嫉贤傲士少宽柔,这样一来,宋江就算是火并晁盖,都说得过去,就像原著晁盖火并王伦那样。
项充、李衮正在阵里,东赶西走,左盘右转,寻路不见。
宋江慌忙下马扶住,问道:“足下姓甚名谁?何处人氏?”
迫于形势,樊瑞只能说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贤,义气最重,我等不可逆天,都下山投拜罢。”
见戴宗回来了,而且一回来就先去见了吴用,晁盖很复杂地看了吴用一眼。
说到这里,宋江道:“戴宗何在?”
晁盖怎么也没想到,就连这个他最亲密的好友,竟然也要离他而去。
老实说,吴用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如果他这么说,晁盖还不答应,那么他就准备让戴宗将宋江叫回来,芒砀山先不打了,先彻底斗倒晁盖这个绊脚石再说。
——换而言之,吴用已经开始给晁盖下套,为宋江火并晁盖后洗白,埋下伏笔。
宋江下令:“你回大寨一趟,请一清先生过来对付这個樊瑞,若遇难题,可请吴军师帮忙解决。”
后来,宋江卑躬屈膝,唯唯诺诺,晁盖就优柔寡断地坐视宋江第三次做强做大。
晁盖和吴用都是东溪村人,不说从小一块长大,也是一块相处了二三十年,说他们是最亲密的一对好友,都不为过。
吴用已经在晁盖和宋江之间做出了选择。
困住了项充、李衮后,公孙胜拔出那松文古定剑来,口中念动咒语,呵声:“疾!”
宋江收军,下令乃头山的喽啰多擒俘虏,救治伤员,众头领则都回到帐前坐下,军健将项充、李衮押到帐下。
那大汉答道:“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弟赤黄须,都呼小人为金毛犬……”
……
qu9。。qu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