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水煮大明虾几分钟好 > 第343章 明智选择(第1页)

第343章 明智选择(第1页)

李勇抛来一支华子过滤嘴香烟,多尔衮手忙脚乱划亮火柴,先恭敬地为李勇点燃,火星跳跃间照亮他眼底的好奇与敬畏。"多尔衮旗主,"李勇半倚软垫,任由烟雾缭绕,"在金山与上海,可曾见到什么有趣之物?"

"多!人多、粮多、钱多、钢多、船多!"多尔衮脱口而出,仿佛胸中块垒倾泻,"新!衣新、房新、厂新!怪!学的东西怪、车能自己走怪、船能自己开怪!"

李勇立即觉得这个多尔衮有点意思:“一句话,就包含这么多内容,还是有两把刷子。”李勇挑眉:"哦?"他示意侍卫停车,马车缓缓驶入枫林道,两侧樟树的阴影斑驳落在年轻贝勒脸上。"具体说说?"

"松江府一地人口,竟比我大金国全境还多!"多尔衮手指不自觉地敲打车窗,"江南水田一年两熟,南洋藩国的粮船一艘接一艘往金山运——"

李勇猛得想起,他收到密报:汤克严这个死胖子,借黄河决堤之机大发国难财,用‘大米换移民’,先从南洋殖民官员手里白嫖粮食!三月后再将灾民(移民)送过去!空手套白狼,吃完甲方再吃乙方。

李勇眸光微闪,用灾民抵债换南洋大米,既解了河南饥荒,又壮大了大明在南洋的势力,活该这个胖子发财。

"上海的股票交易市场,每日银钱流动百万两!"多尔衮声音渐高,"仅上海的铁厂日产量数万斤好钢,江上船厂和巨船如云,最大的船舱能装下两千料!"他指向窗外,"松江百姓人人着新衣,街道铺着硬如石板的路面,马车疾驰如飞。厂房高大洁净,宛如天宫!"

"最怪的是"多尔衮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神灵,"蒙学里孩童竟学几何算术、格物致知!还有那自行奔跑的车舆(火车)、自行航行的舟船(轮船)!我亲坐金山至上海的火车,百里路程不过一个时辰,载货百万斤如履平地!"他猛然抓住李勇衣袖,"王兄若知此物,西征西域海(里海)何须再虑粮道?如三年之内,火车可贯通漠北!那整个草原都是我们牧马之地。"

李勇击掌大笑:"正合我意!"当即吩咐:"转道火车站!"

金山火车站的玻璃穹顶下,沈星奕正匆匆赶到,立即当起了向导。科学院一共投入四台原型机车,其中一列喷吐着白色蒸汽正缓缓驶离站台,车头"先锋号"三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日四班,每班六百客,"沈星奕指着调度表笑道,"现在买票得提前半月排队!"

多尔衮踏上月台时,一阵汽笛长鸣震得他耳膜发颤。他亲眼看见钢铁巨兽拖着四节车厢呼啸而过,车窗里攒动的人影如同蚂蚁搬家,却秩序井然。"此物若用于西征"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回去告诉皇太极,"李勇负手立于月台尽头,夕阳为他镀上一层金边,"如果向西征讨,以我为尊,那金山镇愿与金国缔结百年之盟。"他顿了顿,目光穿透暮色,"但漠北的火车轨道,必须从金山铺起。"

多尔衮单膝触地,右手按胸行满洲大礼:"王兄已经让人带话,如约六月征讨林丹汉,我今天特来辞行,回去争取追上远征的队伍,与金山镇结盟是最明智选择,我们之间的盟约,向苍生天发誓,牢不可破,我愿为将军开疆拓土。"他抬起头,眼中映着铁轨延伸的方向,"与金山镇结盟,乃天命所归!"

马车驶离火车站时,李勇透过车窗回望。多尔衮的身影在暮色中渐行渐远,而远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仍在台湾海峡游弋。他摸了摸怀中汤青雨迟来的"大米换移民"密报,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以后我老婆不好办啊,一边是丈夫一边是老爸。

崇祯五年七月初十的晨曦洒在金山港码头,咸涩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李勇一手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公主,一手托着蹒跚学步的长子,两个孩子的脸蛋上还挂着晨露。远处,103师的士兵正列队登船,玄铁铠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去年年底与郑芝龙达成共识后,台湾问题已如悬顶之剑,整个太平洋必须化作大明的内湖!

"将军,徐州急报!"侍卫匆匆递来染血的塘报,李勇却未及展开——他心知黄河决堤引发的灾情已如野火燎原。转身步入将军官邸书房,陈子龙、汤克严与沈学海早已静候多时。李勇将怀中的小公主交给乳母,大步走向墙边的巨幅舆图。

"子龙!"李勇指尖划过徐州至海州一线,"你亲自去徐州坐镇!"他抽出一份文件拍在案上,"111师黄胜、110师张植,还有杜麐征省长,必须无条件配合!"舆图上,河南与山东的交界处已被朱笔圈出,"主动派新军进灾区救人,把山东变成‘海绵山东’——河南的灾民,来多少收多少!"

陈子龙扶了扶圆框眼镜:"大人,金山钱庄可先拨五百万两专项经费。"他指向舆图上的徐州,"在那里设立中转接济点,再通过海船将灾民送往南洋殖民地。"

"非常好!"李勇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先救人!活着才有后续!"他再指向舆图上的海州(今连云港),"在此开辟临时移民港口与难民营。"指尖沿着海岸线滑动,"河南灾民经徐州中转后直送海州(今连云港),再由运粮海船直接送往南洋——汤胖子,大东亚殖民公司的船队必须集中在此!海州难民营需要建多大就建多大,人白养着也可以,慢慢往南洋运!"

除今年春天自掏腰包在耀州硬杠黄太极,这次李奸商“从不做亏本生意”的豪言,将再次食言,如此多的灾民,少说要亏500-1000万。

汤克严胖脸上顿时浮现肉疼之色:"小李子,这"他搓了搓手指,"南洋大米生意利润丰厚,若优先运粮救人,恐怕"

"岳父大人!"李勇目光如炬,"中原米价已暴涨三倍!"他指着舆图上标注的"豫皖饥民三百七十万","这些南洋运来的大米,殖民公司不仅能赚,还能赚个名声!"他放缓语气,"运粮船不必停靠金山港与上海港,直接发往海州——记住,这次灾难中,能少赚一文就少赚一文,多运一人是一人!"

沈学海适时递上免息贷款文书:"小李子,咱金山钱庄这五百万两,免息!"他压低声音,"只是后续移民生意的利润,能否让钱庄分润三成?"

"三成?"汤克严急得直拍大腿,"学海兄,这可是救命钱!"

李勇摆摆手打断争执:"岳父大人,钱庄免息贷款是底线。"他转身望向窗外的海港,汽笛声隐约传来,"但汤胖子,南洋殖民地的土地开发权,可优先考虑给金山钱庄长期质押,给你提供充足的移民资金。"他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灾民变移民,既是救命,亦是拓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