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李勇一家人,又拽着方以智四人组躲进书房,铜炉上的普洱咕嘟冒着泡,他搓着手笑道:"以智,咱今儿琢磨点‘杀人不见血’的买卖!人瞪圆眼睛,他神秘兮兮压低声音:"办报纸!
方以智叹了一口气:“我最佩服会长的生意手段,用报纸广告来创收,如果发行量大的话,说不一定,不仅不贴钱,还能倒过来赚钱!”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民生周报》的草图上,那八个烫金大字仿佛已烙进大明的血脉里——新闻为刃,科技为火,商业为舟,法务为秤,终将煮出一锅属于百姓的"太平羹"。
后面事实证明了,民生周报不仅没让金山贴钱,还真的成了一门生意,虽然有很多人也办了报纸,但是在新闻、时政、科技和商业等几个关键板块上真的无法与民生周报竞争,全部被形容为小报。
《民生周报》头版刊登着辽西大捷的新闻时,李勇正笑着把账本摔在桌上:"诸位瞧瞧!这‘赔钱买卖’赚翻了!上朱砂笔标红的数字刺得众人眼睛发亮——周报发行一个月,广告收入竟比金山印刷厂月利润还高两成!
借着修订《大明新宪》的东风,李勇在崇祯四年十二月初十,议事厅做了重大的决策:"成立政法大学!专教咱金山的新规矩!趁机递上申请:"我亲爱的李大人,九所大学一块儿办了吧!开宣纸,上海滩的版图上赫然标着九颗明珠——会计学院、工业大学、政法大学、国防大学、交通大学、科技大学、警察学院、建筑学院、医科大学。
次日,杭州、苏州和松江三地衙门口贴出告示:"不分男女,凡六岁至十二岁稚童,皆可入蒙学;十三至十五岁少年,皆可进中学。两餐管饱,书本免费!一缕晨光照进学堂,青石板路上已挤满背着布包的孩童——有佃户家的泥腿子,有商贩家的机灵鬼,还有船工家的野丫头。先生们捧着新编的《算学启蒙》《格物初解》直皱眉:"总兵大人这是要给大明换茬儿读书种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