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桥下有人公众号 > 第25章 暗潮人(第1页)

第25章 暗潮人(第1页)

那天早上,我是被一种非常细微的声音唤醒的。

它轻得几乎像幻觉——隔着梦听去,就像是手指在粗陶碗的釉面上来回;又像有人在纸上微慢地涂画,但涂的不是笔,而是一粒粒坚硬的细砂。

起先我以为是窗外的风。昨夜海风一阵急一阵,楼后芦苇在风里合合散散,鸣声和波浪交缠得很短促。可我屏着呼吸听了听,这声响并不随风的间歇而消失,相反,它的节律像另一种缓慢的呼吸——甚至比人的呼吸还沉稳、悠长。

我睁眼,房间的暗光掺着从窗缝沁进来的微白,木梁上悬着的一枚旧铁钩正无声地泛着白,仿佛由内到外覆盖了一层细密的霜。

“咝——咔。”那声音又轻轻响了一下。

我翻身下床,赤脚踩在地板上的一瞬,足底传来了几乎察觉不到的凉感,像踩到了极细的冰渍。

窗板外的空气比室内冷得多。我推开木板窗,早晨的光一下子涌了进来——而院子里,那只靠着墙角的铜水盆表面,正泛起一种奇怪的光泽。

铜本该是在潮气里暗哑的,可这光泽却像是新磨出来的,湿亮中透着细碎的白。低头细看,我忍不住屏住了气息:那白色不是光,而是一层极细的盐纹。

它们倒不是平铺的结晶,而是沿着一种复杂的脉络延展,如同干裂的河床,又像老树皮的年轮纹理在一夜之间布满金属表面。指腹抚过,感觉发凉,不是外部附着的粉末,而是从金属内部似乎长出来、生出来的。

更诡的是,那脉络并不僵死——我目睹着两条极细的线在缓慢延长,相互交叉,然后溶合成一块新的图案。这种“生长”,像是某种无形的力量在实时雕刻。

崔大力己经在院门口站着,不知什么时候起床的。他的眼睛并未看我,而是一首盯着巷口。

晨雾还不肯散,镇子另一头传来几声懒散的犬吠,声音也被雾压得不高。

他像对自己说,又像对我说:“街的人今天起得比平时早。”

顺着他的视线,我看见巷口,一道熟悉的身影立在雾光下——正是昨天下滩挑水回来的那个女人。

她没有背水担,而是双手空着,身前站着个高瘦的男人,两人低低地说着话。

隔着雾,我看不清男人的面容,只见他垂垂的肩背有点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渔褂。那褂子的下摆边沿,隐隐有一圈被潮水长年泡过的硬折。他手里攥着个用油布严密裹着的鼓包——想必里面是怕湿怕晒的东西。

我留意到一个细节:他们的影子在雾地上落得很短,还不时叠在一起,几乎分不出哪条腿是谁的。

雾光里,他们的对话没有传声过来,可那种贴合的姿态与微微侧身的戒备,让人本能觉得——这是一次秘密又必要的会面。

不多时,女人接过油布包,随意地拎着,转身朝镇中心的方向走来。她路过我们院门时,余光轻轻扫过我,没有惊讶、没有打量,甚至没有任何衡量陌生人的停顿——

那是确认过目标后微若无形的眼神。

崔大力的眉头在那一瞬间深深收拢,他的嘴唇几乎不动地吐出一句:“那男人……我见过。十五年前,在南湾失踪的一个潮痕人。”

雨后的泥地被白雾盖着,像是有一层薄棉贴在地面。

我们从门槛探身望去,就在我们脚下不到一步的泥地上,整齐地印着三串脚印。

那并不是人脚。印子呈长椭圆形,中间一道细长的裂痕将它均匀分成两半,裂痕边缘略,就像鱼鳍的中脊。

周围的泥色因为而比脚印深,印子里还有细小的水珠反着白光——干湿交界分明意味着,这是刚刚不久前留下的痕迹。

三串脚印从巷口笔首延伸到我们院门,排列的间距像量过一样规整,最后在距离门槛不到一步处突兀地停住。

它像是一个人的脚步走到你的门板前,站了一会儿,然后无声地退去——但这里没有退脚的痕迹。

我蹲下来,用指尖探了探水珠的温度——冰凉,且有极淡的海腥味。

喉咙莫名地发紧,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屋里,目光落到了摆在屋角的背袋——那袋口扎得死紧,里面是用黑布包着的骨头。

尽管被缠了两层封布,这一次它还是自己开始了反应。

震动先是极轻,像一只小兽在睡梦中微动;接着热感从袋底沿背面皮肤慢慢爬升,像一股热泉缓缓灌入毛细血管。

这种热不是夏日的燥热,而是从骨骼深处往外翻涌的滚烫——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节律,让你意识到它在“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