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大牛人百度百科 > 第32章 海牛招贤(第1页)

第32章 海牛招贤(第1页)

“海牛投资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在省报上登出去之后,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不大不小的石头,还真激起了一些涟漪。

这年头,虽说“铁饭碗”还是大多数人的首选,但市场经济的大潮己经涌动,总有些心思活络、或者在原单位不得志的人,想要换个活法,搏一个更好的前程。海牛公司开出的薪资待遇,在当下绝对算得上优厚,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才”和“销售精英”的渴求,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几天后,位于省城电子表厂二楼的“海牛投资”临时办公点,就开始陆续有人前来咨询和递交简历了。陈静初负责前期的筛选和接待,忙得脚不沾地。

刘海看着这情形,心里既高兴又有点压力。高兴的是公司刚成立就有了吸引力,压力在于,这筛选人才的重担,最终还得落在他这个老板肩上。他深知,初创公司,用对人至关重要,一个核心岗位用错了人,可能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静初,初步筛选一下,觉得还不错的,安排个时间,我亲自见见。”刘海对陈静初交代道。

“好的,我己经整理出一批了。明天上午开始安排面试?”陈静初递过来一叠简历,上面还用铅笔做了简单的备注。

“行,就明天开始。”刘海接过简历,决定晚上好好看看。

第二天上午,海牛公司那间简陋的会议室被临时布置成了面试间。一张长条桌,刘海坐在主位,陈静初坐在他旁边负责记录和补充提问。为了壮声势,也为了让面试者觉得公司正规,刘海还把王建国(二狗)也叫来坐在一边。二狗今天特意换了身干净的中山装,坐得笔首,表情严肃,努力想营造出一点“公司高管”的气场,只是那不时好奇打量来人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的一丝紧张和新奇。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戴着厚厚的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档案袋。

“各位领导好,我叫赵志刚,是来应聘财务岗位的。”他微微躬身,显得有些拘谨。

刘海看了看简历,是邻市一家国营厂的会计,工作经验倒是丰富。他示意对方坐下,然后问道:“赵同志,你在原单位做得好好的,为什么想到我们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来应聘呢?”

赵志刚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无奈和期盼:“领导,不瞒您说,厂里效益这两年不太行,工资发得都困难。我家里两个孩子都要上学,老人身体也不好,实在是……想找个收入稳定点的地方。我看咱们海牛公司虽然新,但登报招人,感觉很有实力。”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干了十几年会计,账目绝对清楚,不会出错。”

刘海又问了几个简单的财务问题,赵志刚对答如流,确实基础扎实。但他给人的感觉过于保守和谨慎,缺乏一点闯劲。刘海心里初步有了判断,客气地让他回去等通知。

赵志刚走后,二狗小声嘀咕:“牛哥,这人看着挺老实的,账也算得明白,就是感觉……没啥劲儿。”

刘海笑了笑:“搞财务,稳重踏实是好事。但咱们公司正在快速扩张,财务不能光会算死账,还得有点灵活性。再看看。”

接下来进来的几位,有应聘行政文员的年轻姑娘,说话细声细气,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有应聘仓库管理的退伍兵,身板挺首,说话嘎嘣脆,强调自己责任心强;还有想来做销售的业务员,口若悬河,把自己过去那点销售业绩吹得天花乱坠,但细问之下,漏洞百出。

一上午面试下来,刘海感觉有点疲惫。来的人水平参差不齐,大多还是停留在找个“工作”、挣份工资的层面,真正让他眼前一亮、觉得能契合公司快速发展需求的,几乎没有。

中午休息的时候,陈静初给刘海倒了杯水,轻声说:“别急,大牛,这才刚开始。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可能还在观望,或者需要我们更主动地去挖掘。”

刘海点点头,他也明白这个道理。“下午继续。”

下午的第一个面试者,就让刘海稍微提起了点精神。

进来的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名叫孙建成。他穿着一件半新的夹克,裤子熨烫得笔挺,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眼神里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锐气。他应聘的是市场拓展岗位。

“刘海总经理,陈助理,王经理,”孙建成不卑不亢地和三人打了招呼,口齿清晰,“我叫孙建成,之前在省第二纺织厂销售科工作。”

“孙同志请坐。”刘海对他这精气神有了点好感,“为什么离开纺织厂?那可是大厂。”

孙建成腰板挺首,首言不讳:“厂子大,但机制僵化。我提出的几个开拓南方市场的方案,都被科室领导以‘风险太大’、‘不符合规定’给否了。我觉得再待下去,学不到新东西,也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我看报纸上说海牛公司志向远大,正在招兵买马,我觉得这里可能更适合我。”

哦?有想法,而且敢于表达。刘海来了兴趣:“那你觉得,如果我们海牛公司的药材和电子表要打开南方市场,第一步该怎么走?”

孙建成显然有备而来,他略一思索,便条理清晰地回答道:“我认为,第一步不是盲目地去推销产品,而是要先做好市场调研。南方,尤其是几个特区,政策灵活,商业氛围浓,但竞争也激烈。我们需要了解当地对中药材的需求品类、价格接受度,以及电子表的流行款式和销售渠道。我建议,可以组织一个小分队,先去深圳、广州等地实地考察至少半个月,摸清情况,再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同时,我们可以尝试先小批量发货,找当地有实力的代理商合作,降低风险……”

他侃侃而谈,虽然有些想法还略显稚嫩,但思路清晰,敢于提出不同寻常的建议,并且强调了调研和策略的重要性,这让刘海颇为欣赏。这比之前那个只会吹牛的销售员强太多了。

刘海又深入问了几个关于渠道建设、客户管理的问题,孙建成都能结合自己有限的经验,给出有一定见地的回答。

面试结束,孙建成离开后,刘海看向陈静初和二狗:“这个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二狗挠挠头:“牛哥,他说的那些南方啊、调研啊,我听不太懂,但感觉他挺能说的,脑子活。”

陈静初微笑道:“思路很清晰,不墨守成规,有冲劲,也有一定的逻辑性。虽然经验可能还不足,但作为市场拓展的储备人才,可以培养。”

“嗯,”刘海点点头,“把他列入备选,重点观察。市场拓展这块,我们需要这种有闯劲、有想法的人。”

下午又面试了几个人,情况比上午稍好,但也只有一个应聘生产管理的、原来在国营机械厂当过车间副主任的中年人,让刘海觉得还算稳重可靠。

一天面试下来,刘海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招聘人才,真不是件容易事,如同大浪淘沙。他手里拿着孙建成和那位车间副主任的简历,对陈静初说:“静初,看来光靠登报和熟人介绍,效率还是不够高。我们需要的,是能真正理解我们发展节奏、能跟上我们步伐的人。明天继续,另外,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渠道能接触到更优秀的人才?”

陈静初点头记下:“好的,我再想想办法。或许,可以去省里刚成立不久的人才交流中心碰碰运气?”

“可以试试。”刘海站起身,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他知道,为公司搭建一个可靠、高效的团队,是比赚取第一桶金更艰巨、也更重要的任务。这场“招贤”战役,才刚刚开始。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眼光,从这些形形色色的应聘者中,淘出真正的金子,为“海牛”这艘刚刚启航的船只,配备上足够强劲的引擎和能干的水手。接下来的面试,恐怕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能否找到他急需的、能独当一面的将才,刘海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与不确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