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老宅旧址残留的幻象碎片,尤其是那轮船公司标志,让戴灵均心头的疑云愈发浓重。
林婉清的等待,林家商队的覆灭,似乎都与这家背景可疑的轮船公司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而这一切线索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了那个她可能寄予了最多期盼的地点。
春草相馆。
第二天一早,戴灵均再次来到了麒麟街那家杂货店。
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给老街蒙上一层湿漉漉的纱幔。
杂货店老板刚卸下门板,正在门口洒水扫地。
“老板,早。”
戴灵均上前打招呼。
“还想跟您打听个事。您之前说,这铺面是春草相馆的老址,那您接手的时候,除了那件旗袍,还有没有留下相馆其他的东西?比如……相册?或者登记客人信息的本子?”
老板停下扫地的动作,拄着扫把想了想:“相册?好像是有几本厚厚的册子,硬壳的,里面都是些老底片的记录,不是照片本身。那东西又重又占地方,我当时觉得没啥用,就跟一些破烂一起堆在阁楼角落里了,不晓得还在不在。”
“能让我看看吗?”
戴灵均立刻问道:“或许能从中找到点关于那件旗袍主人的线索。”
老板倒是爽快:“成,你自己上去找找看吧,阁楼口在储藏室里边,梯子有点陡,小心点。”
戴灵均道了声谢,钻进储藏室,攀上那架吱呀作响的木梯。
阁楼低矮,光线昏暗,堆满了各种积满灰尘的废弃家具和杂物。
他在一个角落找到了几个落满厚灰的硬皮大册子,封面上的字迹己经模糊,但还能辨认出“春草相馆”和“底片登记册”等字样。
他费劲地将这几本沉重的册子搬下楼,周老师接到电话也赶了过来。
两人就在杂货店门口借了张小板凳,开始翻阅这些承载着过往岁月的记录。
册子内页是用钢笔书写的表格,记录着拍摄日期和顾客姓名,以及拍摄数量和备注等信息。
字迹因年代久远有些洇染,但大多还能辨认。
他们需要从浩如烟海的记录中,找出民国二十三年前后,顾客名为“林婉清”的那一条。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戴灵均运用灵觉辅助,快速扫描姓名栏,周老师则负责核对日期和可能相关的备注。
时间在翻动纸页的声音中流逝。
日头渐渐升高,驱散了晨雾,麒麟街开始苏醒,人声,车声渐渐嘈杂起来,但这些仿佛都被隔绝在他们专注的世界之外。
终于,在接近中午时分,戴灵均的手指停在了一页记录上。
日期是“甲戌年五月初十”,比万来祥账簿上记录林婉清买安神药的日子(五月十七)早了七天。
顾客姓名栏,清晰地写着:林婉清。
拍摄数量:1。
备注:寄外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