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吭哧吭哧地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连绵的青山绿水,逐渐变成了大片平整的农田,然后是零散的工厂和低矮的楼房,最后,当一片望不到头的、灰蒙蒙的建筑群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车上有人喊了一嗓子:“蒙城到了!”
戴灵均精神一振,扒着车窗向外望去。
首先涌入感官的是声音。
各种喇叭声、引擎轰鸣声、自行车铃铛声、小贩的叫卖声、人群的喧哗声……
无数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嘈杂的声浪,扑面而来,瞬间淹没了山间的宁静。
班车像是汇入了一条喧嚣的河流,速度不得不慢了下来。
然后是气味。
汽油味、尘土味、路边小吃摊飘来的油腻香味、甚至还有若有若无的垃圾堆酸腐味……
各种气味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浓烈而首接,冲得刚从清新山野出来的戴灵均脑门子发胀。
车子终于喘着粗气,开进了一个巨大的、显得有些陈旧的长途汽车站。
站里更是人声鼎沸,扛着大包小包的旅客行色匆匆,拉客的三轮车夫和旅馆招待挤在出站口,操着浓重的口音大声招揽生意,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焦虑感。
戴灵均背着包,拎着那袋吃的,有些茫然地跟着人流下了车,站在嘈杂混乱的站前广场上,一时间有点无所适从。
这就是蒙城?比他想象中……更喧闹,更拥挤,也更……粗糙。
但他很快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虽然空气并不怎么清新。
然后,他下意识地做了个习惯性的动作:微微闭上眼睛,凝神,尝试去感知这座城市的“氣”场。
嗡!!!
几乎就在他灵觉散开的瞬间,一股庞大、混乱、驳杂到难以形容的“气”场如同决堤的洪水般猛地冲击着他的感知!
这气场与鹫鸣镇那种或宁静、或滞涩、或阴冷的感觉完全不同!
这里的气场,充满了躁动不安的活力,像是无数个滚烫的欲望和野心在同时燃烧、碰撞。
夹杂着浮华虚荣的喧嚣之气,轻飘飘地向上蒸腾。
更深处,则涌动着沉重压抑的疲惫和焦虑,如同浑浊的暗流。
而在这所有气息之下,似乎还隐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阴冷的、粘稠的浑浊感,像是这座城市光鲜外表下滋生出的污垢和负面情绪的沉淀物,盘踞在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各种气息疯狂地交织、碰撞、互相侵蚀,形成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狂乱的平衡。
在这里,个人的气息渺小得如同沧海一粟,瞬间就会被这庞大的集体气场吞没、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