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嘉靖年间名臣 > 第7章 豆腐匠点头缺廪生作保(第1页)

第7章 豆腐匠点头缺廪生作保(第1页)

从李秀才家出来,日头己过未时。周崇文拄着拐杖,脚步稍显迟缓,沈砚之连忙上前扶住他:“老丈,您累不累?咱们找个地方歇会儿再走?”

周崇文摆了摆手,笑着说:“不累,再找两个人,联保的事就成了。前面巷子里有个王豆腐匠,为人实在,家里开了个豆腐坊,攒下了些家业,符合‘身家清白’的条件。咱们去找他,应该能成。”

沈砚之点点头,扶着周崇文往巷子深处走。这条巷子是宁安县的老巷,路面铺着青石板,两侧是低矮的土坯房,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晾晒的衣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走到巷子中段,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豆香味,周崇文指着一扇虚掩的木门说:“就是这儿了。”

沈砚之上前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谁啊?进来吧。”

推开门,院子里摆着几口大缸,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中年男人正弯腰磨豆腐,豆汁顺着石磨的缝隙流下来,滴进下面的木桶里。男人约莫西十多岁,皮肤黝黑,手上沾着豆渣,脸上却带着憨厚的笑。

“王师傅,忙着呢?”周崇文走进院子,笑着打招呼。

王豆腐匠抬起头,看到周崇文,连忙停下手里的活,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周老丈,您怎么来了?快进屋坐。”他看到沈砚之,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却没多问,只是热情地引两人进屋。

豆腐坊的屋子不大,分里外两间,外间摆着做豆腐的工具,里间是卧室,收拾得干净整洁。王豆腐匠搬来两张凳子,又倒了两杯热水,递到周崇文和沈砚之手里:“天儿冷,喝点热水暖暖身子。我这豆腐坊里乱,让您见笑了。”

“哪里的话,”周崇文喝了口热水,开门见山道,“王师傅,今天来,是想请你帮个忙。这孩子叫沈砚之,是当年沈敬言沈御史的孙子。他要报名参加县试,按规矩需要五人联保,我想请你帮忙作保,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沈敬言沈御史?”王豆腐匠愣了一下,手里的水杯差点掉在地上。他放下水杯,仔细打量着沈砚之,眼神里满是惊讶,“您是说,当年弹劾刘瑾的那位沈御史?我小时候听我爹说过,沈御史是个大清官,为了老百姓,连皇帝身边的红人都敢弹劾,最后却被流放到了宁古塔,真是可惜啊。”

沈砚之心里一暖,没想到祖父的事迹,连豆腐匠都知道。他连忙点头:“晚辈沈砚之,正是沈敬言的孙子。晚辈想考县试,将来能有机会替祖父平反冤案,也能为老百姓做些实事,还请王师傅帮忙。”

王豆腐匠沉默了,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砚之啊,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这豆腐坊小本生意,一家人就靠这豆腐坊过日子。作保这事儿,要是出了差错,可是要连坐的,我……我怕连累家人。”

沈砚之心里一沉,他知道王豆腐匠的顾虑。在这宁安县,像王豆腐匠这样的小生意人,最看重的就是安稳日子,一旦跟“罪臣之后”扯上关系,要是被官府盯上,日子就没法过了。

周崇文看出了沈砚之的失落,开口劝道:“王师傅,你放心,砚之这孩子是个老实人,又有学问,肯定不会在考试中舞弊。再说了,他是沈御史的孙子,沈御史当年为了老百姓,连自己的前途都不顾,他的孙子怎么会做那种投机取巧的事?你就当是积德行善,帮他一把。”

王豆腐匠还是犹豫,他看着沈砚之,又看了看周崇文,眉头皱得紧紧的:“周老丈,我知道您是个好人,也知道沈御史是个清官。可官府的人,要是知道我给罪臣之后作保,会不会找我麻烦啊?我这豆腐坊,要是被官府封了,我一家老小可就没活路了。”

沈砚之看着王豆腐匠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王豆腐匠不是无情,只是在这乱世里,底层百姓想安稳活下去,实在太难了。他站起身,对着王豆腐匠拱了拱手:“王师傅,您别为难了。晚辈知道您的难处,不怪您。您的心意,晚辈心领了。”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却被周崇文拉住了:“砚之,别急着走。王师傅,我再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年沈御史弹劾刘瑾,救了多少老百姓?你爹当年做小生意,是不是也受过刘瑾手下人的欺负?要是没有沈御史,你家的生意能不能做下去,还不一定呢。现在沈御史的孙子有难处,你要是能帮他一把,也算是报答沈御史当年的恩情了。”

王豆腐匠愣住了,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常跟他说,当年刘瑾的人到处搜刮钱财,要是不给钱,就砸铺子。后来沈御史弹劾了刘瑾,那些人才收敛了,他家的生意才慢慢好起来。他看着沈砚之,又想起父亲的话,心里的犹豫渐渐少了些。

他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一拍大腿:“罢了罢了!就冲沈御史当年的恩情,我帮你!不就是作保吗?我相信你这孩子,也相信沈御史的为人!就算真的出了差错,我认了!”

沈砚之闻言,激动得差点哭出来,他对着王豆腐匠深深鞠了一躬:“王师傅,谢谢您!您的大恩大德,晚辈一辈子都不会忘!”

“别这么说,”王豆腐匠连忙扶起他,笑着说,“我也就是帮你搭个手。你好好考试,将来考中了,做个像你祖父一样的好官,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