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陈汤正在沙盘前推演西域地形,忽听身后有人道:"此处当有水源。"
陈汤回头,见是一位年约二十的青年,面容俊朗,衣着华贵。
"张公子。"陈汤行礼。他认得这是富平侯张勃,太学中有名的才子。
张勃摆摆手道:"不必多礼。我看你推演西域地形己有三日,可是对那边感兴趣?"
陈汤点点头道:"西域乃汉匈必争之地,若能掌控西域,则可断匈奴一臂。"
张勃眼中闪过赞赏之色道:"有意思。我父亲曾出使西域,家中有些私藏舆图,你若有意,可来我处一观。"
陈汤大喜道:"多谢公子!"
自此,陈汤与张勃结为好友。在张勃的引荐下,他得以接触到许多朝廷机密级的地图和情报,对西域诸国的了解日益深入。
然而,太学中并非所有人都友善。以张珣为首的一批贵族子弟时常刁难陈汤。
一次课堂上,博士提问西域诸国形势,无人能答,唯有陈汤对答如流。
下课后,张珣拦住他道:"陈汤,别以为攀上张勃就高人一等了!你不过是个乡巴佬!"
陈汤平静地看着他道:"张兄,你我同窗,何必如此?"
"谁跟你是同窗!"张珣一把揪住陈汤的衣领道,"告诉你,太学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陈汤没有反抗,只是冷冷地道:"你手腕上的胎记,很特别。"
张珣脸色变了变,松开手道:"你。。。你胡说什么?"
"那晚在郡治,抢我玉佩的人,右手腕有同样的胎记。"陈汤的声音很轻,却让张珣如坠冰窟。
"你。。。你没有证据!"
陈汤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正是那枚被抢的玉佩:"玉佩我拿回来了。至于那个人。。。他第二天被人发现死在臭水沟里,据说是不慎落水。"
他靠近张珣耳边道,"你说,这是不是报应?"
张珣面如土色,踉跄后退。
陈汤整理了一下衣襟,从容离去。从那天起,再没人敢公然欺负他。
…………
光阴荏苒,转眼陈汤在太学己三年有余。
在这三年中他不但把骑射之术练得如火纯情,还经常和长安的一些击技高手切磋剑术和武艺,在一次次的实战比试中自身的本领在迅速提高。
这年春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郅支单于杀害汉使谷吉,西迁至康居国,正联合康居王侵扰乌孙、大宛,企图控制整个西域。
太学中议论纷纷,博士们讨论应对之策。陈汤在张勃的鼓励下,上书朝廷,提出"联合乌孙、挟制康居、孤立郅支"的策略。
这份奏章引起了西域都护甘延寿的注意。
甘延寿正值用人之际,遂征辟陈汤为幕僚。
临行前夜,张勃设宴为陈汤饯行。
"子公(陈汤字),此去西域,凶险万分,务必小心。"张勃举杯道。
陈汤饮尽杯中酒道:"公子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我己联合几位德高望重的朝臣向朝廷举荐你为西域副校尉,若事成,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陈汤摇摇头道:"封侯非我所愿,只愿为朝廷除此边患。"
次日清晨,陈汤拜别恩师同窗,踏上了西行之路。
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血与火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