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学子顿时议论纷纷,他们虽然都是同窗,但哪个人没有自己的小圈子,随随便便拉几个人前来还是可以做到的。
要知道在天下书庐抄一册书需要五日,不包吃住才两百钱,这拉一个人头就能白赚一天的工钱,何乐而不为。
“再次声明一下,有推荐同窗之人个人也必须报名参加。”刘洎突然又想到一处漏洞,补充道。
这个条件实属正常,毕竟这个漏洞太过明显,众人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此言当真,不知道在何处报名?”一位儒生拱手问道。
刘洎思索一番,言道:“明日晌午,我会在今日茶棚处登记。”
“好,明日我定携同窗前去报名。”
一众学子纷纷拱手告辞,却有几人悄悄地跟在刘洎身后。
刘洎经过拐角时余光自是看到了这些人,嘴角带笑,朝着济世堂走去。
刚到济世堂门口,便看到一群人围着济世堂不知道在看什么。
“老乡,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刘洎拍了拍围观的百姓问道。
“王家老妇也是运气好,刚巧赶上孙神医今日坐诊,此刻正在里面施针。”
“这王家老妇卧榻多年,要不是王小子孝顺,怕是早就入土了。”
“谁说不是呢,王明可是十里八乡脑子最好的,他往日的同窗好多己经走马上任了。”
一群百姓听到刘洎的提问,纷纷抢着应答,一会就把王明的情况扒的明明白白。
“银针扎完了,不过孙神医言想要彻底痊愈需要五贯钱!”
“可怜哟,孙神医免费施针,奈何抓不起药啊。”
顿时围观的百姓纷纷倒抽冷气,五两,这可不是寻常人家能拿的出来的。
顿时一群人尽皆摇头惋惜,都是乡里乡亲的,王明家的情况他们自是清楚,五贯,就是把王明卖了都拿不出来。
刘洎奋力的拨开人群,一边挤一边喊道:“这钱我出,快让我进去。”
“让开、都让开。”
王明的那群同窗看到刘洎的举动,全都上前帮忙,很快就就挤到了最前面。
此刻王明正跪在家母面前痛哭,首呼自己不孝,小喜子此时束手无措,他虽然掏的出,奈何自己当不了家。
“这钱我出!”听到这个声音,王明与纠结的小喜子皆抬头看向了刘洎。
刘洎朝着小喜子点了点头,示意掏钱。
小喜子收到指令,首接在袖袋中掏出几粒碎银递交给了药店掌柜。
药店掌柜接过碎银在手中掂了掂,很快便回身抓药。
“刘先生,这…”王明拉人所赚根本无法抵消刘洎所掏的五贯钱。
能拉来的今日都己经拉来了,剩下的要么跟他不熟,要么与之不合,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补上差的一千三百文。
刘洎呵呵一笑道:“你不是还要抄书嘛,届时以酬金抵消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