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长环视一周,“博陵崔氏家主身体抱恙,无法到场,明白了没有,都不要乱说话。”
“收到!”
一群家丁看到这小队长还算识相,冷哼一声回到了府中。
一个较为年轻的衙役为难道:“义父,我们……”
“没听到吗?博陵崔氏家主是这两间铺子的新主人,如今身子抱恙,不便到场,你现在不是孤身一人,莫要做傻事。”小队长苦口婆心劝慰道。
那年轻衙役低下了头颅,叹道:“世道不公啊,即便贵如驸马爷,都能遭到这样的事情,咱们这些人,哎……”
小队长拍了拍这年轻后生的肩膀,“小子,莫要垂头丧气,天道自有公正,这事定然会得到妥善的处理。”
“天道?若这世间真有天道、真有菩萨,怎会让人见这般苦楚?”
小队长拍了拍这年轻后生的肩膀,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安慰。
这孩子也是一可怜之人,父母年年拜佛,即便是儿子名字都是宋佛,可见其父母心之真诚,最后在天灾下仅活他一人,万幸被执差的小队长救下。
小队长一生无子,不忍这孩子在外流浪,将其收为了义子,这两年这小子衙役也是干的越发顺手,也借用衙役的身份为百姓做了不少事。
“小队长,这不是前往大理寺的方向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百姓?”
一个衙役好奇道,刚开始他觉得是巧合,可看着这群百姓与他们的行进路线完全一致,那衙役总算察觉到了不对。
小队长一首同义子说话,全然没有注意这些细节,仔细一观察,还真是,两个街角竟无一人走另一个方向。
“老乡,你们去大理寺?”
“差爷?是的,听说今日审理百姓布庄和百姓书庐的问题,我等去看看情况。”
“差爷,你们没有将博陵崔氏的人请来吗?”
百姓的目光纷纷转向了这群官差,他们往日可不敢与他们搭话,可人家主动提问了,自己也回问总没什么吧。
被提问的百姓回完话,也是问出了心中所想。
一群衙役脸色燥红,特别是那年轻衙役,可他又害怕自己的多嘴为义父寻来麻烦,只能低头不看这群百姓。
小队长叹了口气道:“哎,我等并未见到崔家主,只是有下人说崔家主身子抱恙,无法到场。”
年轻衙役不解的看向了自己的义父,自己义父看似什么也未说,可将幕后之人的身份明明白白的表达了出来。
“小子,不介意随老子流浪吧?你义父我心中也是有正义感的,你看这小子,别看他人模狗样的其实不是个好东西,他是博陵崔氏的走狗。
若是你在崔府门口说他们坏话,这狗东西定会告状,现在有这么多百姓看着,咱们也能安然抽身。”
小队长的话声音不小,衙役、百姓都听了个真切。
“诸位乡亲,我和我这义子现在就要逃命了,麻烦诸位乡亲将这贼子的身份禀报于戴胄大人。
诸位同僚,多年共事,我也不多说什么了,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