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未雨绸缪
返回翰墨斋,睡熟了的果果被伙计小心翼翼地抱了出来。
赵衡接过女儿,对着伙计点了下头,算是道了谢,转身离开。
书院门口,学童们三三两两地涌出,铁蛋一眼就看见了自家高大的父亲,小跑着过来。
赵衡顺势蹲下,让自己的视线和儿子平齐,怀里还稳稳地抱着果果。
他伸出大手,在儿子肩头轻轻拍了拍,掸掉那并不存在的灰尘。“今天在学堂,如何?”
铁蛋小脸板正,一板一眼地回话:“先生教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讲了典故,我听懂了。没人欺负我。”
说着,他摊开小手掌。
的手心里,几道墨痕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像是刻进了掌纹里。
“先生还教了握笔磨墨,我的墨磨得不好,总溅出来,先生说不急,慢慢来。”
赵衡看着那几道墨迹,胸口里那块常年被风霜打磨的硬石,像是被这几道墨痕悄无声-息地浸透,泛起了一丝暖意。
那是他两辈子都没走过的路,现在,他的儿子正稳稳当当地走在上面。
“对,不着急。”他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声音沉稳,“念书和咱们过日子一个道理,一步一步来,才能走得稳当。”
他站起身,大手牵住小手。“走,爹带你们去个地方。”
赵衡一手抱着果果,一手牵着铁蛋,却没往村子的方向走,而是拐向了镇上最热闹的街市。
锦绣阁,青阳镇最大的绸布庄。
掌柜的是个满面和气的胖子,正摇着蒲扇打盹,看见赵衡这么一个煞气腾腾的壮汉带着俩娃进来,眼皮一跳。
再一看,认出来了,是最近东市口卖卤肉的那个。
他心里顿时没了多少热情,一个卖卤肉的,能有多少闲钱?别是走错了门。
“这位大哥,随便看看?”掌柜的笑容客气,却不热络。
赵衡没理会他那点心思,径首走到一排货架前,那里挂着寻常人家穿用的棉布和细麻布。
“给孩子做两身衣裳。”
他的手指在各色布料上捻过,感受着经纬线的粗细和质感。
“这个天青色的棉布,给我儿子做两身长衫,书生样式,袖口收窄些,免得写字时蘸了墨。”
“还有这个桃粉色的,给我女儿也来两身袄裙。”
他的话干脆利落,没有半点犹豫,仿佛在心里己经盘算过无数遍。
掌柜的眼睛登时就亮了。
这哪是卖肉的屠户,这分明是个识货的!他选的这两样,可都是店里新进的料子,价格不便宜,寻常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未必舍得扯上一尺。
他那点轻视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许多。
“好嘞!大哥您这眼光可真毒!这两种料子上身舒服又体面,保管让小公子穿去书院,精神百倍!”掌……柜的热情地喊伙计把布料取下来。
赵衡又指着一匹深青色的厚实棉布。“这个,给我自己也做两身短打,要结实,耐磨。”
“爹,我不要新衣服。”铁蛋在旁边扯了扯赵衡的衣角,小声说,“我的衣服还能穿。”
赵衡低下头看着儿子,语气不重,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劲儿。“你现在是读书人了,要有读书人的样子。衣裳穿得整洁干净,不光是给自己体面,也是对先生和学问的敬重。以后这种话,不许再说。”
铁蛋被父亲严肃的语气镇住了,低下头,不再吭声。
他知道,爹做的决定,是不会改的。
一旁的掌柜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心里更是暗暗吃惊。这话,比许多读了半辈子书的酸腐秀才说得还通透。这卖卤肉的,绝不是个简单人物。
量完尺寸,付了定金,赵衡牵着铁蛋走出了锦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