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2015年炒股的 > 第60章 入驻董事会改善治理(第1页)

第60章 入驻董事会改善治理(第1页)

股东大会的风波如同一场高效的淬火,不仅清除了王明这颗被远程操控的棋子,更让“龙芯生物”董事会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转变。林枫那番基于事实和数据、既强硬又恪守规则的反击,像一面清晰的镜子,让不同立场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董事长李卫东的态度软化最为关键。那场闹剧反而驱散了他心中对“野蛮人”的部分恐惧,让他意识到,林枫或许并非来拆毁他毕生心血的强盗,而是一个可能带来新秩序和活力的强大外力。会议结束后那次无声的握手,是一种默许,更是一种寄托了复杂期望的妥协。

而以刘能副总裁为首的保守派,则暂时收敛了明面上的锋芒。王明的惨败让他们意识到,在缺乏实质性把柄的情况下,正面挑衅林枫风险极高。他们像潜伏的鳄鱼,缩回水下,转而试图在具体业务、流程规章这些更隐蔽的层面设置障碍,尤其是在林枫提名的独立董事董伟即将正式履职的这个敏感当口。

林枫心如明镜。股东大会的胜利仅仅是撕开了防线的一道口子,拿到了入场券。真正决定“龙芯生物”未来命运,以及他这次战略投资能否实现价值的,是接下来在董事会这个核心战场上的博弈,是能否将这家技术领先但管理思维滞后的公司,从内部进行一场刮骨疗毒般的革新。

董伟正式履职后的第一次董事会例会,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

会议室内,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旁,“龙芯生物”的全体董事悉数在座。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刻意的平静,仿佛暴风雨前的低压。李卫东坐在主位,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权衡。他的左手边,是以刘能为首的管理层董事,个个面色严肃;右手边,则是包括新晋独立董事董伟在内的其他董事。林枫作为重要股东代表列席,坐在董伟身旁稍后的位置,姿态放松,眼神却锐利如鹰。

会议前半程,在审议一些常规性议案时,刘能等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配合”与“尊重”,甚至在一些程序性细节上主动向董伟和林枫示好,试图营造一种虚假的和谐氛围。这种反常的平静,让林枫和董伟更加警惕。

果然,当议题进行到“审议公司下一阶段研发重点与资源分配方案”时,真正的较量拉开了帷幕。

负责研发的副总裁陈明远教授,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但在企业管理上略显固执的元老,开始照本宣科地汇报一份厚达数十页的PPT。报告内容充斥着艰深的专业术语和庞杂的原始实验数据,对项目进度的描述多用“取得重大进展”、“突破性发现”等模糊字眼,而对关键节点的风险评估、替代方案以及最终的市场转化路径却语焉不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源需求清单列得极为详尽具体。

这正是“龙芯生物”研发体系最核心的沉疴:技术专家拥有绝对话语权,但却缺乏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和市场导向思维,容易陷入“为了技术而技术”的闭门造车困境。

陈教授滔滔不绝地讲了近西十分钟,复杂的图表和数据让几位非技术背景的董事面露困惑,眼神逐渐放空。刘能坐在一旁,嘴角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他似乎很乐于见到这种用“专业壁垒”构建起的防御工事,这能有效阻隔“外行”的质疑和干涉。

终于,陈教授结束了汇报,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技术权威特有的矜持,等待着预料中的认可或是形式化的提问。

林枫与董伟交换了一个眼神,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董伟会意,轻轻叩了叩话筒,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打破了现场的沉闷:“陈教授,非常感谢您详尽的介绍。不过,作为董事会成员,我们需要更清晰的决策依据。我想就您汇报的三大核心项目之一,那个针对EGFRL858RT790M双重突变的新药项目,请教几个具体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陈教授有些错愕的脸上:“您提到临床二期数据‘展现出积极前景’,能否请您提供主要终点指标——比如客观缓解率(OR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的具体数值及其置信区间?另外,与目前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和罗氏在相同靶点上的在研药物相比,我们项目的差异化优势、知识产权壁垒以及预计的上市时间窗口分别是什么?我们需要评估其商业价值和投资回报的确定性。”

这一连串专业且切中要害的问题,像一套组合拳,让陈教授一时措手不及。他习惯了汇报宏观的“积极前景”,很少在董事会层面被如此精准地追问具体数据和市场竞争细节。他有些慌乱地翻动着PPT,试图找到支撑数据,口中支吾:“这个……具体数据还在进一步统计分析中……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当然有关注,但细节……”

刘能见状,立刻出面打圆场,语气带着和稀泥的意味:“董董事,研发工作,尤其是创新药研发,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数据需要反复验证确认。陈教授刚才己经从战略层面概括了整体进展,一些非常细节的技术和市场竞争问题,是不是可以会后再安排专项讨论……”

“刘副总裁,”董伟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稳,但目光锐利如刀,“董事会审议重大投资决策,不能建立在模糊的‘前景’和‘战略’之上。我们对所有股东负有勤勉尽责的义务。每一笔研发资金的投入,都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可衡量的里程碑、严格的风险评估以及对应的调整预案。‘积极前景’这种定性描述,无法支撑我们做出理性的资源分配决策。”

他转向李卫东,态度诚恳但立场坚定:“李董,我认为,公司目前的研发管理和汇报体系,己经无法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强烈建议,立即引入基于关键里程碑(KeyMilestone)和目标达成度(GoalAchievement)的精细化项目管理模式。每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必须有清晰的研发路线图、可量化的节点目标、预设的成败标准(GoNo-GoCriteria)以及对应的资源动态调整方案。我们需要的是精准导航,而不是模糊航行。”

“我完全赞同董董事的意见。”林枫适时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每一位董事,最终落在脸色难看的陈教授身上,“陈教授,我本人以及晴风资本,对您和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与奉献精神抱有最高的敬意。技术是基石,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是,尊敬不等于盲从。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尤其是生物医药这样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领域,卓越的技术必须与高效的管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量化自身进展,不能透彻地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不能精准地把握临床需求和市场变化,那么再庞大的研发投入,也可能沦为沉没成本,甚至将公司拖入困境。”

陈教授的脸因激动和些许羞愤而涨红,他感觉自己的专业权威受到了挑战,猛地一拍桌子:“林枫!你这是在质疑我们整个研发团队多年的心血和判断!外行指挥内行,这是企业治理的大忌!你知道这些‘模糊’的数据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奋战和多少次失败的积累吗?”

会议室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火药味弥漫。

林枫并未动怒,反而轻轻叹了口气,流露出一种惋惜的神情。他没有首接反驳陈教授的情绪化指责,而是从容地拿出自己的平板电脑,快速操作了几下,然后示意工作人员将屏幕连接到会议室的大尺寸投影仪上。

“陈教授,各位董事,”林枫的声音沉稳有力,“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请相信,我的目的绝非否定大家的努力。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大家的努力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能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请大家看看这个。”

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一组对比鲜明的图表。左侧是陈教授汇报中关于那个EGFR项目“积极前景”的模糊描述,右侧则是阿斯利康和罗氏同类项目在近期国际医学会议上公布的、详尽的临床二期数据摘要,包括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不同亚组分析、不良反应谱等关键指标,甚至还有基于现有数据对三期临床设计和未来市场潜力的分析预测。数据翔实,逻辑清晰,高下立判!

“这些数据……你怎么会……”陈教授惊呆了,这些属于竞争对手核心机密或尚未完全公开的数据,林枫是如何获取并整理得如此清晰的?(这自然是【金融先知系统】的强大功能,结合了全球公开信息检索、深度数据挖掘以及基于未来信息片段的智能推演和模拟)。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帝国
龙灵骑士我的帝国
...
为奴
狂上加狂为奴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