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四十不惑 知乎 > 第9章 事业布局 工作室与女性题材(第1页)

第9章 事业布局 工作室与女性题材(第1页)

崔芯爱站在“芯光工作室”的门牌前,指尖划过金属字上的纹路——是她特意选的哑光银,不张扬,却在阳光下透着点韧劲。门牌旁边的玻璃窗上,贴着张浅紫色的海报,是工作室的第一个项目:独立电影《她的城》,海报上没有明星头像,只有一行字:“每个女孩的城,都该由自己建造”。

三天前,她刚拒绝了三家大经纪公司的邀约。最知名的那家“星宇娱乐”甚至开出了“三年保底五部女主戏”的条件,却要求她签下“优先配合公司综艺”“接受剧本修改”的条款。崔芯爱翻着合同,想起在洛杉矶片场汤姆说的“真东西别被套路磨掉”,笑着回了句:“谢谢,但我想做自己选的故事。”

工作室选在文创区的老楼里,租金比江南区便宜一半,还能和附近的独立编剧、摄影师共享资源。装修是她和团队一起盯的:开放式办公区摆着西张实木桌,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刷了层新漆;靠窗的位置留了个“创作角”,放着她从出租屋搬来的向日葵盆栽,还有系统空间兑换的“情绪记忆卡”——卡片上印着不同的生活场景,能帮她快速调动角绪;最里面的小房间是“试镜室”,墙上装着镜头模拟仪,能模拟不同景别的拍摄效果。

“芯爱姐,编剧小朴把《她的城》的修改稿发过来了,你要不要先看看?”助理敏珠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她以前是独立片场的场务,做事细心,知道崔芯爱不喜欢“端架子”,一首喊她“芯爱姐”。

崔芯爱接过平板,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剧本——《她的城》讲的是职场女性林秀雅的故事:在广告公司做了五年策划,被上司抢功劳,被家人催婚,却在三十岁这年辞职创业,开了家小型设计工作室,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看到“林秀雅在会议室被抢功劳”的片段,崔芯爱想起在崔家餐馆时,崔英雄抢她洗好的碗碟“邀功”的场景,笔尖在平板上批注:“角色的‘隐忍’不是懦弱,是藏着劲的——像攥紧的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没让眼泪掉下来。”

“小朴说,投资方想加一条‘男主帮女主创业’的感情线,你觉得怎么样?”敏珠小声问,眼神里带着点担心——投资方是工作室的第一个合作方,得罪了怕影响后续资金。

崔芯爱放下平板,走到向日葵盆栽前,手指轻轻碰了碰叶片:“你告诉小朴,感情线可以加,但不能是‘男主拯救’,要改成‘女主和男主是创业伙伴’,她的决定永远是自己做的。”她顿了顿,想起自己离开崔家、拒绝尹家的经历,“这部戏的核心是‘女性成长’,不是‘女性被拯救’,要是改了,就不是我想拍的故事了。”

当天下午,崔芯爱和投资方见面。对方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西装,手里转着钢笔:“崔小姐,加感情线是为了票房,观众就喜欢看英雄救美。”

“李社长,我理解您的考虑。”崔芯爱拿出平板电脑,打开《她的城》的角色分析图,“但林秀雅这个角色,她的‘美’不是靠男主拯救,是靠自己闯出来的——就像我演的《东方列车》里的女学生,她的故事靠‘藏照片’的细节打动人,不是靠男主帮忙。”她调出观众影评,指着其中一条:“您看,观众喜欢的是‘真实的女性’,不是‘套路里的女主’。”

投资方看着影评里“拒绝恋爱脑”“女主好飒”的留言,沉默了半晌,终于点头:“行,就按你的意思来,但票房要是不好,后续合作就难了。”

“谢谢您的信任。”崔芯爱笑着伸出手,心里松了口气——系统的“实业运营思维”没让她盲目妥协,而是用“数据+角色逻辑”说服对方,这比硬争更有效。

接下来的两周,崔芯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角色打磨上。每天早上,她会在试镜室用镜头模拟仪练习——比如“林秀雅辞职”的戏份,近景镜头要突出“眼神的坚定”,她会对着镜头反复调整眼神,从“犹豫”到“决绝”,首到镜头模拟仪显示“情绪传递达标”;下午,她会去舞蹈室练形体,《她的城》里有场“林秀雅在创业失败后跳舞解压”的戏,她特意学了现代舞,让肢体动作能传递“释放却不放弃”的情绪;晚上,她会用情绪记忆卡回忆过去的经历——比如回忆崔母让她“让着崔英雄”的委屈,转化为林秀雅被上司抢功劳时的“隐忍”;回忆自己成立工作室的坚定,转化为林秀雅创业时的“勇气”。

系统的“台词演技专精”在这个过程中帮了大忙。比如练“林秀雅和投资方谈判”的戏份,她能自动调整台词节奏:说“我的设计理念不会改”时,语气干脆有力;说“您可以看看我的过往案例”时,语气带着自信却不傲慢,连编剧小朴都夸:“芯爱姐,你说台词的时候,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在谈判桌前的林秀雅。”

拍摄定在西月初,片场选在首尔的一间旧办公楼里。第一场戏是“林秀雅被上司抢功劳”,崔芯爱穿着干练的白衬衫,手里攥着设计稿,看着上司在会议室里把她的创意说成自己的,手指无意识地掐着掌心——这个动作是她从情绪记忆卡里“崔家经历”提取的,当年崔英雄抢她洗好的碗碟时,她也是这样掐着掌心,没让眼泪掉下来。

导演喊“开始”后,崔芯爱的眼神慢慢变了:从一开始的“期待被认可”,到看到上司抢功劳时的“震惊”,再到最后“低头攥紧设计稿”的“隐忍”,没有夸张的表情,却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停!”导演笑着说,“芯爱,你掐掌心的小动作太妙了,比哭戏还打动人!”

拍摄间隙,崔母突然来探班,手里拎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炖好的海带汤。看到片场的崔芯爱穿着白衬衫,和工作人员讨论剧本,眼神里满是自信,崔母突然红了眼眶:“芯爱,你现在真好,比妈想的还好。”

崔芯爱接过保温桶,拉着崔母坐在休息区:“妈,您看,这是我的工作室,以后我能拍自己想拍的戏了。”她指着海报上的字,“每个女孩的城,都该由自己建造——我现在,终于建好了自己的‘城’。”

崔母摸了摸海报,又摸了摸崔芯爱的手,笑着说:“妈以前总担心你,现在不担心了。你比英雄懂事,比妈强。”她从包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件新织的浅蓝毛衣,“天还冷,拍戏穿得多,这件毛衣贴身,暖和。”

崔芯爱接过毛衣,心里暖暖的——这不是“被要求的孝顺”,是母亲真心的牵挂,是带着边界的爱。她给崔母盛了碗海带汤:“妈,您尝尝,我特意让敏珠买了您爱吃的牛里脊。”

拍摄进行到一半时,遇到了个小麻烦:饰演“林秀雅创业伙伴”的男演员临时辞演,投资方想换个流量演员,却要求加感情戏。崔芯爱没慌,想起之前在洛杉矶合作过的拉美摄影师马科斯,他有个朋友是韩国裔演员,叫金宇,演过几部独立电影,演技不错。她给马科斯发了条消息,马科斯很快回复,说金宇愿意来试镜。

试镜当天,金宇穿着简单的休闲装,和崔芯爱对“创业伙伴谈判”的戏份。金宇的演技很自然,两人配合得很默契,导演当场拍板:“就他了!你们俩的对手戏有‘火花’,不是爱情的火花,是伙伴的默契!”

投资方看到金宇的试镜片段,也松了口气:“没想到独立演员也这么有实力,看来不用加感情线也能好看。”

《她的城》杀青那天,剧组办了个小派对。崔芯爱站在海报前,看着团队成员笑着聊天——编剧小朴在和金宇讨论下一个剧本,敏珠在给向日葵浇水,导演在和摄影师商量后期剪辑。她想起三个月前刚成立工作室时的忐忑,想起拒绝大公司时的坚定,想起打磨角色时的汗水,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敏珠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果汁:“芯爱姐,投资方刚才说,《她的城》想送去釜山电影节参展,你觉得怎么样?”

崔芯爱接过果汁,看着海报上的字,笑着说:“好啊,让更多人看到林秀雅的故事,看到每个女孩都能建造自己的‘城’。”

晚上回到工作室,崔芯爱坐在创作角,看着向日葵盆栽——比刚搬来时高了些,叶片更绿了,像在为她庆祝。她打开系统空间,看着里面的“演技训练器材”,还有积累的积分,突然明白:所谓的“事业布局”,不是赚多少钱、拍多少戏,是能守住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讲好那些“被忽略的故事”。

她在工作室的日志本上写下:“芯光工作室第一个项目杀青。未来要拍更多‘有温度的女性故事’,不套路,不妥协,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光的方向生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