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思索片刻,又问道:“你们听说过林浩阳身边那个小跟班的名字吗?”
老六挠了挠头,回答道:“好像是有个‘二’字吧,我听我姐提过,好像叫二货什么的。”
李三炮一听就不乐意了。
“一个二货也配跟着我浩阳哥?等哪天我去给浩阳哥送钱,非得跟那小子比较比较不可!”
此时在家的陈二狗,正躺在床上,却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喷嚏了。
实际上,今天的陈二狗早就带着黄花他们,和三黑一起进山打猎去了。
林浩阳一路开车,终于到了岭南,来到有村子的地方。
这里的房子,看着比青山镇那边要富裕一些。
岭南,位于大兴安岭之南,气候上相对温暖。
虽然差别不大,但总是有点不同的。
毕竟在东北这片地方,气温变化也不会太大。
尤其是他们所在的黑省,最冷的时候,气温能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到五十多度。
要是冬天晚上喝醉了,一头栽在地上,那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人都得硬邦邦的,扶起来放在路边,就是个冰雕。
一路来到这个镇上,这里的人们都管这个镇叫岭南镇。
所以青山镇那边的人提到去岭南,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岭南镇上的供销社,当地人习惯叫岭南供销社,名字很朴素,让人感到亲切。
然而,在那个年代,大多数镇子依然用的是“人民公社”的称呼。
比如岭南,大家习惯性地叫岭南人民公社。
公社之下,细分出很多大队,每个大队负责管理各个屯。
一个大队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毕竟整个镇也就那么几个大队而已。
不过,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率先进行改革,青山镇便是其中之一。
一九七九年,青山镇的书记在小岗村的变革启示下,果断推行了大包干政策。
虽然名义上还是青山人民公社,但大家早就习惯叫青山镇。
当然,许多老一辈的人依然会叫“公社”。
直到一九八二年,官方文件陆续下达,正式将各地的公社更名为乡镇。
“来,浩阳,我给你指路,你一会儿开车去就行,现在也懒得换位置了。”杨河笑眯眯地说道。
“你小子应该不会碰到什么人吧?”他接着调侃道。
林浩阳微微一笑,回应道:“河叔,你这可小看我了,咱们这一路颠颠簸簸都过来了,眼看着就要到家了,我还能撞到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