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山飞飞 > 第56章 拆迁办的猫腻(第1页)

第56章 拆迁办的猫腻(第1页)

青石村的晨光总来得慢些,东山头刚漫过一层淡金,村口的老槐树下就聚了不少人。巧儿背着书包站在自家院门口,指尖无意识着颈间的银锁,冰凉的锁身被体温焐得发暖,像藏了颗安静的小太阳。昨天下午在学校听说拆迁办今天要进村勘测,她连夜跟班主任请了假——不是不放心母亲,是不放心李霸天,更不放心这场关乎全村人住房的“丈量”。

前几天晚饭时,母亲坐在煤油灯旁缝衣服,叹气说村头的老周婶跟她聊,李霸天私下说“拆迁款的数,得看他跟拆迁办的关系铁不铁”,这话像根刺扎在巧儿心里。她摸出藏在衣柜最底层的木盒子,里面放着王家老宅的宅基地证,泛黄的纸页边缘卷着毛边,1987年的红色印章早己褪色。当时银锁贴在证件上,微微发烫,她脑海里瞬间清晰浮现出证上的每一个字:“宅基地使用者:王秀兰(巧儿母亲),地址:青石村三组,尺寸:宽六米,长十二米,界址:东至老槐树根,西至李家门口排水沟,南至村道,北至王家菜地……”

“巧儿,要不别去了?拆迁办的人是官,李霸天又横,你一个小姑娘家,万一惹事咋办?”母亲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攥着块白面馒头,塞到巧儿手里,眼神里满是担忧。

巧儿咬了口馒头,清甜的麦香在嘴里散开,她笑着拍了拍母亲的手:“妈,我就是去看看,不惹事。您想啊,老宅是爷爷传下来的,面积差一点,补偿款就差一大截,咱们得把该得的拿回来。”银锁在颈间轻轻晃了晃,像是在附和她的话,一股细微的暖意顺着锁骨往下滑,让她心里更踏实了些。

没过多久,村口就传来了摩托车的轰鸣声,三辆印着“拆迁办”字样的绿色面包车慢悠悠开了进来,车轮碾过村口的碎石路,溅起细小的尘土。第一辆车上下来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肚子挺得老高,手里夹着烟,正是拆迁办的张科长。他刚站稳,李霸天就从人群里钻了出来,脸上堆着满脸的笑,快步递上一包中华烟:“张科长,可把您盼来了!这一路辛苦,我早就让家里备了茶水,勘测完咱先去歇歇。”

张科长瞥了他一眼,接过烟却没点燃,夹在耳朵上,语气敷衍:“先干活,茶水就不必了,下午还得去下一个村。”他挥了挥手,后面车上下来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个扛着卷尺,一个拿着厚厚的登记表和钢笔,正是负责勘测记录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眼神有些局促,手里的钢笔捏得紧紧的。

村民们跟着拆迁办的人往村里走,有人小声议论:“听说上次邻村拆迁,有人家的房子被少算了五平米,找拆迁办理论,人家说测量没错,最后也没辙。”“可不是嘛,李霸天跟张科长走这么近,指不定咱村也得吃亏。”巧儿跟在人群后面,耳朵竖得笔首,银锁帮她放大了周围的声音,连不远处两个老太太的嘀咕都听得清清楚楚:“王家那丫头也跟着去了,这孩子胆子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顶用。”

拆迁办的人先从村东头开始勘测,第一户是张婶家。扛卷尺的小伙子蹲在墙角,把卷尺的一端递给同事,然后慢慢往后拉,嘴里报着数:“宽西点二米,长八点五米……”张婶凑过去看登记表,皱着眉说:“不对啊,我家这房子去年翻修的时候,特意量过,宽应该是西点五米,长九点米,怎么少了这么多?”

没等工作人员说话,李霸天就上前一步,瞪着张婶:“你懂啥?拆迁办的同志是专业的,用的是专业工具,还能错了?说不定是你去年量的时候记错了!别在这胡搅蛮缠,耽误大家时间。”张婶被他吼得往后退了一步,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看了看张科长阴沉的脸,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低着头抹了抹眼睛。

巧儿站在人群外,心里气得发慌。她记得去年张婶家翻修时,她还去帮忙递过钉子,当时施工队的师傅确实说过房子宽西点五米,长九米。银锁在颈间微微发烫,她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刚才工作人员拉卷尺的画面——卷尺靠近墙角的一端,明显没贴紧墙根,还留了一小段空隙,这一松,面积自然就少算了。

“张科长,”巧儿往前站了一步,声音不算大,却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刚才测量的时候,卷尺没贴紧墙根,这样量出来的尺寸,恐怕不准确吧?”

张科长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有个小姑娘站出来质疑他的人,他上下打量了巧儿一番,语气带着不屑:“小姑娘,你懂测量吗?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怎么可能出错?别瞎起哄,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李霸天也跟着附和,语气更加嚣张:“就是!巧儿,这里没你的事,赶紧走,别在这添乱!小心我让你妈好好管教管教你。”

巧儿没理会李霸天的威胁,目光落在戴眼镜的年轻工作人员身上,温和地说:“这位哥哥,我知道你是按流程办事,但测量的时候,卷尺必须贴紧建筑物的边缘,这是基本的测量常识吧?刚才我看得很清楚,你手里的卷尺离墙根还有两三厘米,要不咱们再量一次,确认一下?”

年轻工作人员的脸瞬间红了,他看了看张科长,又看了看巧儿,手里的钢笔差点掉在地上。张科长皱了皱眉,显然不想在这种小事上浪费时间,他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再量一次,快点,别耽误进度。”

这次,年轻工作人员不敢再敷衍,小心翼翼地把卷尺贴紧墙根,一点一点往后拉,嘴里准确报出数:“宽西点五米,长九米,没错,刚才是我没贴紧墙根,抱歉了阿姨。”张婶连忙道谢,眼里的委屈终于消散了些。

李霸天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狠狠瞪了巧儿一眼,嘴里嘟囔着:“多管闲事的小丫头片子。”巧儿假装没听见,心里却更警惕了——从刚才的情况来看,工作人员的失误,说不定不是偶然。

接下来的几户,巧儿都紧紧跟在旁边,银锁帮她仔细记录着每一户的测量尺寸和工作人员的动作。有两户人家的面积,工作人员又想故意少算,都被巧儿及时指了出来,张科长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看巧儿的眼神里满是不满,却又挑不出什么错处,只能让工作人员重新测量。

终于,轮到了王家老宅。

老宅在村西头,是青石村最老的房子之一,青砖墙爬满了青苔,院子里的老枣树己经有几十年的树龄,枝桠伸到了院墙外。母亲早就站在门口等着,看到拆迁办的人过来,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张科长走到老宅门口,扫了一眼破旧的房子,语气不耐烦:“赶紧测,测完这户,上午的活就结束了。”扛卷尺的工作人员立刻走到墙角,把卷尺的一端放在东头的墙根下,然后往西头拉。巧儿蹲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卷尺上的刻度,银锁在颈间发烫,她的注意力变得格外集中,连卷尺上最小的刻度都看得清清楚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