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疑惑地指着灶台:“爸爸,你说的厨房是这个吗?这个大锅怎么点火?”
林天宇说:“我们要捡木材自己烧火做饭。”
卡卡蹲下来鼓捣烧火炉:“听起来好酷!”
胡松努力带着晓晓适应环境:“导演,我们该去哪里洗澡和上厕所?”
李刚说:“一楼有公用的洗手间和浴室,也可以打水回屋里擦洗,这边不少居民都是这样生活的。”
许菱也竖着耳朵听,她走进第一间房,背对镜头瞪言言一眼,言言立马主动说:“妈妈,我来帮你打扫房间!”
嘉宾们把行李箱搬上楼,花一点时间各自入住,临近中午,李刚叫大家下楼集合,坐车前往山区学校。
大巴车在颠簸的山路上行驶十多分钟,见到了学校的大门。
与嘉宾们入住的小楼相比,学校的建筑高大崭新,仅有一栋教学楼,三层,白色的墙壁,窗户明亮,操场上还有跑道和绿油油的人工草坪。
“我还以为这里会是老房子,泥泞的操场,破旧的教室,没想到环境这么好。”林天宇看着窗外说。
“这所学校是去年新建的,山区虽然较为封闭落后,但教育不能耽误。我们来的这条路也是新修的,放在几年前,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三个多小时。”李刚科普道,“环境改善了,学费和餐费也由国家补贴,教学资源也要跟上,所以才有了我们的捐书活动,每年也会有老师前往支教。”
嘉宾们感慨地点头。
正午时分,吃过午饭的学生三三两两从食堂走出来,她们统一穿着朴素的校服,年龄分布在几岁到十几岁之间,好奇地看向缓缓驶入校园的大巴车。
车里,洛洛瞪着大眼睛看外面。
沈芷月怕他不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特意向他解释:“洛洛,这里是学校,人们小时候都要在这里上学,长大后离开学校才会去外面工作。”
洛洛天真地理解道:“所以洛洛也要来这里上学,洛洛变成大人以后,再像妈妈一样工作。妈妈,洛洛工作后也会有自己的小狗吗?”他的思维开始发散。
“洛洛想养小狗就可以养。”沈芷月说,“但洛洛不在这里上学,录完节目以后,妈妈会带洛洛回城市上学,这里是山区,山区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经济条件差一些,需要有余力的人多给予她们帮助。她们出一趟大山很难,有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去外地打工,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面。”
她尽量用通俗的预言给洛洛讲明白山区的情况。
洛洛一下子理解了,一双眸子水润润的:“一年都见不到妈妈一定很难过,洛洛也想帮她们,把洛洛的食物和玩具分给她们,让她们开心,洛洛也可以陪她们玩。”
沈芷月答应:“好,都听洛洛的。我们这一趟给山区的孩子们带了很多书,这里的孩子虽然生活艰苦,但大都早早独立,能干,等她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一定能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
镜头录下了两人的对话,观众感慨道:
【洛洛好善良,自己也是孤儿,还想帮助其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