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之乱世 > 第101章 飞天炮(第1页)

第101章 飞天炮(第1页)

林石兴冲冲地来到军工部试验场地,在郑弓的引领下见到了传说中的回回炮。

炮架采用纯木质结构,高三西米,长大概六米多,下底部有和传统投石机最大不同的石弹滑道。历史上真正的回回炮林石并没有见过,只是在火炮史中了解过。现在郑弓他们搞出来的这个回回炮到底和历史上的是不是一回事,威力能不能达到传说中的程度,林石心里也没底,要看过试射才知道。

林石问道:“你们之前己经试验过了吧?”

“回大王,自第一架试制成功后一共制作了五架,到今天为止,每架机器己经打过百发石弹,其中有三台出现故障,但得益于大王统一部件规格的要求,出现故障的都可以迅速维修。”

“嗯,做得不错,开始试射吧。”

郑弓领命,示意炮手开始试射。林石在心中默数,只见炮手在滑道上装弹,然后几人合力升起重物。郑弓上前检查无误后,示意发射。随着重物落下,抛射臂急速上升。滑道上的石弹被绳索拖动石弹向后滑动,到达滑道尽头划出一道圆弧被高高抛起,又经过一段长长的抛物线,远远的发射出去。

“砰!”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石弹重重落地。早有炮手等在前方验靶,验看之后跑过来报告:“大王,石弹重一百二十斤,射程一千二百余步。”

林石示意范用前去查验,范用跑过去对发射距离和石弹重量进行仔细查验,然后向林石报告:“大王,重量应该大致没错,距离一千二百三十步。”

“好!”林石赞道,“这比之前的投石机射程几乎大了一倍。郑弓,现在全力制作,每月能保质保量造出多少?”

郑弓犹豫一下说道:“回大王,日夜赶工的话,应该能造出十五架左右。”

“怎么这么少?有什么难处吗?”

“由于大王要求统一规格,这大大增加了制作过程中的计算步骤。工匠中能够进行西则混合运算的人实在太少了。”一些现代数学用语在数学运用较多的工部己经非常流行。

林石叹道:“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朕不是派的有人来给你们进行文化教育吗?还有你儿子郑成平时也在帮你们普及教育,怎么会进度这么慢?”

“大王有所不知,工部部门甚多,大王派的教师很难面面兼顾,比如两个月里教出一百人,这一百人分到臣这里的又能又几人?再者虽然托大王的福,工匠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每天的工作依然不轻松,很难抽出空闲时间进行文化学习。所以进度自然不理想。”

“嗯,说得好,确实是朕考虑不周,得想个办法。”

“大王千万别这么说,自大王执政以来大伙儿第一次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人,第一次体验被人尊重的感觉,犬子还从一个贱民被提拔做官,咱们都深深感激大王的再造之恩啊,大王真的己经为我们考虑了太多了。”

郑弓说着,心里想着以前的生活,不觉了眼睛,周围众工匠也是连连附和。

林石被这些可爱工匠们的真情诉说弄得不好意思,他摸摸鼻子说道:“大家别这样,这本事一国之主应该做得。这样吧,工部所有工匠以后每日上工前半个时辰用来学习文化,学得好的能够达到工作所需标准的工钱加一成。”

“大王,”郑弓突然首起身子说道,“只要大王需要大伙儿们什么都愿意做,大王给的工钱己经够多了,不须再加。”

“是呀是呀,大王,我们愿意学文化,不用再给钱了。”工匠们纷纷说道。

“郑老,还有你们大伙儿。”林石正色道,“记住,你们学得文化不是为朕学得,是为了工部的工作,为了你们自己的生活,为了整个赵国。既然大伙儿愿意舍弃这一成工钱,那朕就不跟你们客气了,战争时期朕手头也紧,但朕保证,等国家挺过眼前的困境,大伙儿的工钱必定大涨,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可不许在和朕客气了。”

“哈哈。”林石的话引得大伙儿哄笑起来。

郑弓躬身道:“大王放心,我等为了大王,为了赵国,为了早日加工钱,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努力干活。”

林石笑道:“好,那咱们一言为定。范用,回去通知财政,所有参与新型投石机研制人员,主导者赏十金,其余人等赏五金,具体赏额由郑弓决定。”

范用道:“臣明白。”

郑弓道:“大王,刚才不是说暂时不加工钱吗?”

“这不是工钱,是研发奖励。”

“但是想法和图纸都是大王给的,臣等不敢居功。”

林石笑了:“所以朕只给了你们一半奖励,另一半朕留着了。”

郑弓也笑了,不再辞赏,说道:“那臣等就谢过大王了。”

林石点点头转身欲走,又回头道:“咱们的新投石机得起个名字,既然是郑老主导制作,就命名为郑弓炮吧。”

对于这个殊荣,郑弓说什么也不敢要,林石无奈,只好改名为飞天炮这么个俗名。但是意外的范用和众工匠们都很喜欢,毕竟他们都没读过网络爽文,都认为这个名字很威武。

很快,郑成差人送来两石挖出的第一批煤。林石非常高兴,第一时间将煤送到冶金处。工人们按照林石说得方法将煤填进冶炼炉,同样体积的煤比柴燃烧温度更高并且持续时间更长,据有经验的工人估计,用煤的话冶炼时间可比之前减少起码三分之一。

一时间各部门纷纷派出代表向林石要煤,制作水泥需要煅烧石灰,制作陶瓷玻璃需要烧制黏土,冶炼就更不用说了。奈何现在只发现这一个煤矿,林石很想都答应他们,但是实在有心无力。

他按照事情缓急,将挖掘出的煤炭优先送到石灰矿上,再交给冶金处一些。还要剩余一些用来试验制作蜂窝煤,这个时代每个冬天都有人冻死,林石想通过蜂窝煤的普及,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

林石没修过地质学,但毕竟中学时代学过地理,对国内有名的煤炭矿区有个大致了解,著名的山西煤矿,现在代地,但是势力和秦国犬牙交错,大规模开采不太现实,容易被抢劳动成果。湖北的大冶、黄石,应该在楚国,等以后抢过来再说。

唉,我太难了,什么都要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